偃蹇苍松锁翠岩,邦人云是古湘山。
寺穿石磴高低处,塔耸云烟吞吐间。
物外岂知尘世事,个中只许老僧閒。
我来策杖登临罢,落日归鸦自往还。
偃蹇苍松锁翠岩,邦人云是古湘山。
寺穿石磴高低处,塔耸云烟吞吐间。
物外岂知尘世事,个中只许老僧閒。
我来策杖登临罢,落日归鸦自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山寺的静谧景象。首句“偃蹇苍松锁翠岩”,以挺拔苍劲的松树环绕着青翠的山岩,展现出自然的雄浑与生机。次句“邦人云是古湘山”,点明了湘山寺的历史悠久和地方口碑。
第三句“寺穿石磴高低处”,描绘了寺庙依山而建,石阶蜿蜒曲折,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寺宇的幽深。第四句“塔耸云烟吞吐间”则通过描绘塔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进一步渲染出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第五、六句“物外岂知尘世事,个中只许老僧閒”,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向往,认为只有寺中的老僧才能在这种环境中找到闲适与安宁。最后一句“我来策杖登临罢,落日归鸦自往还”,诗人以自我登临的行动结束,夕阳西下,归巢的乌鸦增添了寂寥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留下的是对这份宁静的回味。
总的来说,郝显的《湘山寺》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深藏于翠岩之中的古寺,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搅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太平之兆从西起,西方人兮独宏伟。
中兴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国封鼎峙。
得君之专不约同,应龙翔云鱼有水。
大勋将集自有时,时望今归章夫子。
岷峨英气蟠千年,十年郁蟠一朝启。
固应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轻之所系。
六鳌不动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