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凫观》
《双凫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

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

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

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

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

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

(0)
注释
王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仙子:指神仙或超凡脱俗的女性。
汉郎吏:汉代的官员。
厌世: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
双凫:两只野鸭,象征仙人的游戏。
罗网:比喻世俗社会的束缚。
铜印:古代官员的象征物。
青纶:青色丝带,古代官服的一部分。
隐者:隐居不仕的人。
窃笑:暗中嘲笑。
翻译
王乔这位古老的仙子,时常离开仙境观看人间。
她常常作为汉朝的官员,对世间厌倦后选择不再回归。
有一次,她与双凫嬉戏,只为惊动那些世俗之人。
如果不是为了留下仙踪,世俗的罗网怎能触及到她。
在纷扰的尘世中,她手持铜印,身着青色丝带官服。
谁能知晓,是否还有隐居的高人,暗自嘲笑那些狡诈之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双凫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仙子之口,抒发对世态的讽刺与超脱之情怀的诗篇。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开篇即以仙子视角审视尘世,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这里的“汉郎”指的是世间执法之人,而“厌世去无还”则透露出对俗世生活的厌倦与不再回头的决心。

“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双凫”应是仙子居所,这里用“偶为戏”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如的态度,而“聊以惊世顽”则是在说这种超脱行为对于世人来说是一种震撼。

“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这两句强调了仙子与尘世的距离,指出即便是想攀援那神圣的足迹,也被世间的罗网所阻隔。

“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这里形容了尘世之繁杂,而“铜印”和“青纶”则象征着世间的权力与规矩。

最后两句“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自在飞翔的心境,同时也对那些自以为了世间智谋而自得其乐的人投以轻蔑的一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仙子之口,对尘世的官场和人情进行了批判,同时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真我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清晨入盘山二首·其二

当年乘辇到,今日复来游。

山水不同色,泉声还细流。

(0)

题画茄

种茄粪壤中,地力亦易竭。

厥状虽不同,难将味分别。

(0)

过黄粱祠

乌帽黄尘正月尾,晓风晴日吕仙祠。

车中一觉还山梦,正及村前饼熟时。

(0)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一种树

我亦念井田,此世生已迟。

天与地商量,遣蚕饲尔丝。

树是古时树,为要今人为。

急种莫穷待,三年当见之。

(0)

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四

抱痈不忍割,全外而溃里。

我观麒楦场,似无一足恃。

万针事履底,落地即污滓。

明月四更头,私心欲如此。

(0)

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二

少小诸儿中,舅氏谓可语。

耕种亟失时,厥咎宁在雨。

感公父母心,犹念媒此女。

久无飞鸣想,氋氃况能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