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闻吴女诵经》
《夜闻吴女诵经》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娇舌乍弹莺学语,芳心已定井销波。

尼师曾教青莲偈,女伴徒为《白苎歌》。

听处若迷空色相,应须愁杀病维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sòngjīng
míng / gāo

yúnchuāngyuèzhàngsànhuāduōxiánjīnjīngruò

jiāoshézhàtányīngxuéfāngxīndìngjǐngxiāo

shīcéngjiàoqīngliánbànwèibáizhù》。

tīngchùruòkōngxiāngyìngchóushābìngwé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夜闻吴女诵经》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云窗月帐散花多”以云窗月光照耀下的花影婆娑,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暗示诵经之地的雅致。次句“闲读金经夜若何”则写出女子在这样的夜晚专心阅读佛经,表现出她的虔诚和专注。

接下来,“娇舌乍弹莺学语”运用比喻,形容女子诵经的声音如同黄莺婉转,清脆悦耳,仿佛模仿着鸟鸣。而“芳心已定井销波”则进一步描绘女子心境如井水般平静,诵经带来的内心安宁使得涟漪不生。

“尼师曾教青莲偈”写女子可能是在尼姑指导下学习佛法,诵读青莲经文,显示出她的修行之路。然而,“女伴徒为《白苎歌》”又暗示周围环境的世俗气息,女伴们还在唱着世俗的歌曲,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听处若迷空色相,应须愁杀病维摩”表达了听者对诵经声音的沉醉,以至于忘记了空性的本质,可能会让患病的维摩诘(佛教中的智慧化身)也为之烦恼。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诵经的场景,展现了僧俗之间的对比,以及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避寇即事十二首·其十

借问今何所,空山号白龙。

秋声悽万窍,雪意黯千峰。

俯首烧残叶,披衣听断钟。

生涯都付贼,只有一萍踪。

(0)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十一

妖贼本蒸民,忽尔为猪豚。

王师一日下,割剥恣啖吞。

食尽固其所,恐伤仁圣君。

招安俾复业,亦既不是人。

(0)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八

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

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

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0)

示初公颂·其一

昔日曾闻师子音,清风匝地满丛林。

不须更问西来意,晓月亭亭正露金。

(0)

次韵郑维心探梅未花·其二

闻道年时醉一觞,野梅飘几荐馀芳。

兵尘不碍含生意,花骨犹存底死香。

入夜从教月浮动,争春空被雪埋藏。

凭君妙句先催发,调护高枝莫中伤。

(0)

即事·其一

鹊噪空庭晓,霜明百尺楼。

连耞响晴日,遗穗落平畴。

黄菊疏篱晚,丹枫别岸秋。

怡情有底计,开瓮玉蛆浮。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