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黄粱祠》
《过黄粱祠》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乌帽黄尘正月尾,晓风晴日吕仙祠。

车中一觉还山梦,正及村前饼熟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路过黄粱祠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

首句“乌帽黄尘正月尾”,以“乌帽”和“黄尘”构成鲜明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时间正值农历年末。这一句不仅勾勒出旅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的疲惫与旅途的艰辛。

次句“晓风晴日吕仙祠”,则转而描绘了一幅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景象,吕仙祠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庄严与神圣。这里的“晓风晴日”与上一句的“黄尘”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从尘世到仙境的过渡感。

第三句“车中一觉还山梦”,诗人似乎在旅途中短暂休息,梦回山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这句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最后一句“正及村前饼熟时”,将场景拉回到现实,描绘了村前饼熟的美好画面,既体现了生活的温馨,又与前三句的意境相呼应,给人一种和谐与满足的感觉。整个诗句在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平凡生活之美的欣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旅途劳顿的反思以及对简单生活之美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柳塘

一水溶溶隔柳南,浪花如舞落深潭。

飞来黄鸟添春色,影出青山识旧岚。

万事忽同萍梗聚,几人能与世情谙。

凭君一会沧波意,坎止流行肯漫谈。

(0)

秋日寄兄

细和陶诗到日斜,晚风吹鬓作霜华。

瓶中粟米聊供鹤,醉后绳床可当槎。

兴发尚思春载酒,泪流非为夜闻笳。

关山千里同明月,孤负庭前郁李花。

(0)

过淮阴庙

鹿泉山下水生波,古庙长松带碧萝。

星斗尚瞻淮市剑,烟霄疑驻楚人歌。

中分鼎足非无蒯,晚疾蛾眉岂独何。

万古几人知国士,愧予蓬鬓一经过。

(0)

樵山吟

樵夫岁岁居樵山,短斧入山樵采还。

双肩向市易斗粟,堂上日暮俱垂斑。

官家谬选备工役,报国那能惜觔力。

运斤直瞰危鹘巢,唤侣时招牧牛笛。

宁知今年法令改,青山却用金钱买。

有斧不得重刊云,无钱誓欲先逾海。

昨日城中丁壮来,城中百事犹伤哉。

析薪已费千馀万,卖子不足私门陪。

衣裳蓝缕敢自惜,已看釜甑生尘埃。

贫家止有田十亩,定知明年非我有。

安能遁迹豺虎之深林,县官来时无处寻。

(0)

秋莲曲

西塘菡萏初破红,小舟荡漾东南风。

罗裙曳水蘸轻碧,惊起沙头双落鸿。

昨日采莲莲尚好,今朝采莲莲已老。

绿房结子空垂垂,翠黛朱颜可长保。

江湖日暮生嫩寒,鸳鸯双飞不过滩。

回首女伴各无语,泪洒铜仙承露盘。

(0)

过沛望歌风台

三王久不作,淳风变纵横。

兵戈入战国,耆宿填秦坑。

天赐赤帝子,龙泉定升平。

岂独体貌异,圣度畴与京。

功成归故里,慷慨道平生。

意气自雄俊,歌词亦峥嵘。

至今千载下,闻者心胆明。

是宜冠庶物,直与商周并。

帝子乘龙升,故台未全平。

台下春草绿,时鸟间关鸣。

猛士安在哉,四海复永清。

仰见云飞扬,溯风有馀情。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