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遗善堂》
《遗善堂》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君不见遗子韦侯只一经,相门出相那在金满籯。

又不见燕山教子以义方,灵椿老去五枝丹桂芳。

破散钱堆一百屋,紫微不愿有子如窟郎。

陷为天下轻薄子,伏波不愿有子学季良。

身前身后事茫茫,我恤我躬犹未遑。

长把贤愚挂怀抱,请看积善之家遗善堂。

(0)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名为《遗善堂》。诗中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和比喻,旨在探讨家庭教育与子女成长的关系,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首句“君不见遗子韦侯只一经”,借用韦家的故事,强调了通过教育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韦家虽非富贵之家,却因重视教育,得以出仕为官,体现了知识的力量。

接着,“相门出相那在金满籯”一句,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对家族兴盛的影响,指出真正的财富是人才和智慧,而非金银财宝。

“又不见燕山教子以义方,灵椿老去五枝丹桂芳”则以燕山之例,说明了以正直之道教育子女,家族将繁盛昌盛,如同老树开花,子孙满堂。

“破散钱堆一百屋,紫微不愿有子如窟郎”两句,对比了金钱堆积与道德品质的差异,表达了紫微星不愿其子成为贪婪、不道德之人,强调了精神财富远胜物质财富。

“陷为天下轻薄子,伏波不愿有子学季良”则通过反面例子,警示子女不可学那些轻浮、不忠之人,伏波星希望其子能学习忠诚、勇敢的品质。

最后,“身前身后事茫茫,我恤我躬犹未遑。长把贤愚挂怀抱,请看积善之家遗善堂”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后代教育的深思熟虑。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后代,使他们成为贤良之人,留下善行的家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探讨了家庭教育、个人品德与家族兴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十五日雪三首·其三

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

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

官车犹戴炭,抱鹊不离窠。

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

(0)

献甫过

几树桃花夹竹开,阮家闾巷长春苔。

启扉索马送客出,忽觉青红入眼来。

(0)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十白牡丹

白云堆里紫霞心,不与姚黄色斗深。

閒伴春风有时歇,岂能长在玉阶阴。

(0)

依韵和吴季野马上口占

溪头三月草菲菲,城畔春游惜醉稀。

莫信杜鹃花上鸟,人归犹道不如归。

(0)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蒙谷

茗园葱茜与山笼,一夜惊雷发旧丛。

五马留连未能去,土囊深处路微通。

(0)

至第四铺二首·其一

第四铺前风雨急,搭河过尽不忧滩。

却愁蓬漏沾征橐,始信人间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