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朱栏画柱照湖明"一句中,朱栏指的是用红漆饰过的栏杆,画柱则是装饰性的柱子,这些都映照在清澈的湖水之上,营造出一片明净的景致。"白葛乌纱曳履行"这句里的白葛和乌纱可能指的是野草或云雾,它们轻柔地拖过地面,仿佛有人在缓慢行走。
接下来的"桥下龟鱼晚无数"一句,通过描写桥下的龟和鱼的众多,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晚"字暗示了时间是在傍晚,水族生物在这个时候特别活跃。最后一句"识君拄杖过桥声"则透露出诗人对熟人的认识和记忆,拄杖可能是老人或游子的标志,而过桥的声音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时间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万山环合中独虚,世传内有神明墟。
侧身俯视惊怪吁,老眼不辨云模糊。
巉岩渐下势渐舒,石坛坡陀席可铺。
恍如身入佛老庐,四壁汹涌青红殊。
天吴紫凤坼海图,鼋鼍䁑睒虎豹狙。
罘罳梁柱相拄扶,灵官岌嶪高冠裾。
神媪相将行步徐,七宝炫耀穹浮屠。
石床横陈丹灶孤,玄门有路忽若无。
藓磴登降我仆痡,通明有穴寻归途。
不知造化开辟初,谁此镌刻谁剜刳。
颇闻孙氏纪赤乌,霹雳下劈山之隅。
人间始得窥仙都,又闻有路通太湖。
金庭玉柱严禹书,自惭骨凡气浊粗。
欲往不得将何如,欲往不得将何如。
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
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
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
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
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
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
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