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
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
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
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
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
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
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
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
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
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
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
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
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
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送仲山之任广东参政》。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即将离别的不舍。首句“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中送别友人的回忆,以及今日再次送别友人时的感慨。接下来的“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如同醇厚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运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音乐和调味品,强调了友情的丰富和美好。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并提到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友人仍能创作诗歌,展现了其高雅的情趣。“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成就和书法艺术,将友人的作品比作古鼎和秀劲的枯藤枝,形象生动。
最后,“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景象,以青山和秋雁的意象,象征着友人虽远,但心始终相连。“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则是对友人仕途的关心,期待友人功成之后能够回到朝廷,共享月光下的宁静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友情、才华、艺术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濲水偶逢,西湖久客,今日君来。
喜锡杖能携,破除烦恼,荷衣初制,摆脱尘埃。
八角池边,白鸥园上,一曲春词对客裁。
念林翁,似山阴野客,兴尽船回。城南有个茅斋。
爱竹里、柴门临水开。
更细路穿松,最宜踏雪,小桥跨涧,偏称观梅。
王氏堂槐,宝家庭桂,一任天公为我裁。
且约君,向武夷九曲,长笑徘徊。
愧馀生,背孀母,孤儿默泣。
哀哀寸草,未报春晖百一。
黯风尘,卅年轻换鬓丝白。城北。
旧家山,料尚有,儿时居宅。
朦胧乌桕,微颤东溪月色。
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凄恻。
永负慈恩,外家闻见,还说依稀记得。
记柳岸霜疏,夜乌啼急。
秋卢耐晓,正淹梭泪尽,血飘残织。
望断南云,墓草林楸,空剩荒寂。
待更牵衣,索乳何从觅。
小楼孤倚。任凄风苦雨,恼人如许。
黝梨云、深掩重门,看碧甃凝香,零珠满地。
玉笛吹残,难再把、花魂唤起。
怅天风缥渺,杜宇数声,春意归去。天涯为问骚侣。
系金铃十万,曾护春未。
叹匆匆、芳事阑珊,待拎取残枝,也同春驻。
倦倚鸾篝煮寒灯,宵凉如水。
休再问、杏花消息,客窗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