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
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
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珍的作品,名为《偈三十五首》中的第十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纷扰和迷惑的超脱态度。"离四句,绝百非"意味着超越世俗的言论和对立观念,达到无言无相的境地。"头长三尺知是谁"运用夸张手法,暗示个体身份的虚幻,强调认识自我的困难。"江北江南问王老"描绘了人们在广袤世界中寻找答案的困惑,而"一狐疑了一狐疑"则形象地刻画出这种疑惑和迷茫不断循环的状态。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出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心路历程,体现了禅宗崇尚直观体验和直指人心的教义。
驱马出北门,秋色满平皋。
泄云弄微阴,寒日照我袍。
遵途升复降,控纵亦已劳。
落松被径软,青蒿倚崖高。
南顾临大江,厉风蔚波涛。
蛟龙正崛强,舟楫未易操。
亦有溯洄人,扬帆气方豪。
覆舟谅由险,岂曰命所遭。
西风黄叶下,送子以秋色。
彭蠡一归舟,关山远行客。
民思似秤平,郡戴如弦直。
交游亦难值,出语皆肝膈。
九江非吾土,久寓忘羁栖。
丘坟之所宅,舍此亦安归。
钱官最閒暇,因得治其私。
松楸郁在望,时复至郊圻。
驾言上东原,蔼蔼晨露晞。
草木新过雨,秀色可疗饥。
念此道旁民,散居在山蹊。
新秋百物熟,入城各有携。
芋迸紫卵壮,姜抽红笋肥。
欓香忆烹鲤,稻白想流匙。
养生无不有,美味仍及时。
此土遂可老,行当结茅茨。
云水有深约,尘埃无尽期。
人生适意耳,富贵亦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