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移高枕,青山答放歌。
病才宜偃蹇,老自厌婆娑。
礼数诸生绝,交游二仲多。
江湖春正满,更欲混渔蓑。
白日移高枕,青山答放歌。
病才宜偃蹇,老自厌婆娑。
礼数诸生绝,交游二仲多。
江湖春正满,更欲混渔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白日移高枕”,以“高枕”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白天时光在悠闲中悄然流逝。接着“青山答放歌”,山川回应着诗人的歌声,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氛围。
“病才宜偃蹇,老自厌婆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显得慵懒,年岁渐长后对繁复的活动感到厌倦,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接下来“礼数诸生绝,交游二仲多”,说明诗人与学生之间的礼仪交往已经减少,而与好友的交往却依然频繁,体现了他珍惜友情、远离尘嚣的心态。
最后两句“江湖春正满,更欲混渔蓑”,描绘了春天江湖充满生机的景象,诗人甚至渴望融入渔民的生活,进一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凉风飘嘉树,日夜减芳华。
下有感秋妇,攀条苦悲嗟。
我本幽闲女,结发事豪家。
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
良人近封侯,出入鸣玉珂。
自从富贵来,恩薄谗言多。
冢妇独守礼,群妾互奇邪。
但信言有玷,不察心无瑕。
容光未销歇,欢爱忽蹉跎。
何意掌上玉,化为眼中砂。
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闺房犹复尔,邦国当如何。
白发长兴叹,青娥亦伴愁。
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
闇澹屏帏故,凄凉枕席秋。
贫中有等级,犹胜嫁黔娄。
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思归事不如。
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鲈鱼。
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