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流莺宛转歌,对花不饮奈春何。
日斜醉卧阶前草,不觉沾衣柳絮多。
细听流莺宛转歌,对花不饮奈春何。
日斜醉卧阶前草,不觉沾衣柳絮多。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藏春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幕,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感受巧妙融合。
首句“细听流莺宛转歌”,诗人以“流莺”这一意象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里鸟儿婉转歌唱的情景,流莺的歌声轻盈而富有韵律,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接着,“对花不饮奈春何”,诗人面对盛开的花朵,却无心饮酒,这里的“春”不仅指季节,也暗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日斜醉卧阶前草”,随着太阳的西沉,诗人似乎被春日的美好所陶醉,竟至醉卧在亭前的草地上。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不觉沾衣柳絮多”,在诗人不经意间,柳絮飘落,沾湿了他的衣裳。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寓意着春天即将消逝,美好的时光如同柳絮般轻盈而短暂,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