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琅琊山寺》
《游琅琊山寺》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lángshān
táng / wéiyìng

shòumìngrényǐnyóujiǔwèihuáng
míngzōuxiǎngyōujiànqiánjīng耀yàochónggāng

qīngmíngtáihán绿cǎoxiāng
tiánhuājièdiéshígòuyúnfáng

jīngzhìsuíyánzhuǎnliáoràodìngfāng
xīnquánxièyīngāoluóyìn绿táng

pānlínzhǐyǐnshuǐqīngliáng
lèichéngqiǎnmángzhōngwèiwàng

háiguīzuòjùndànjiànshāncāngcā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琅琊山寺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表明诗人在接受命令后,长时间没有闲暇之时,现在终于有机会进行这一游览。紧接着,“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写出了山间清泉的声响和山上的旗帜在阳光下的辉映,展现了山寺的静谧与庄严。

“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则描绘了山中建筑的古朴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其中“青冥”形容台阶之冷清,“绿褥”形容草木之鲜美,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在“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中,诗人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则展示了诗人在山路上的漫游,以及对于自然界不可预测之美的探索。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继续描写山中的泉水与植被的和谐共生,而“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则是诗人在游历中的一种放松享受。

最后,“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对这种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永不磨灭。结尾“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则是诗人结束游历,回到官府职位后,对于山寺景色的怀念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琅琊山寺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其一

黄云冉冉晓苍苍,閒倚平湖只自香。

较似寒枝虽未至,依然风韵挟冰霜。

(0)

次韵张太博见贻·其一

门前车马尘滔滔,试问有谁閒似我。

夜灯照出千古心,晓窗掣破重玄锁。

(0)

再和前韵答赋·其一

群蜻海上迎机舞,双雁天边避弋飞。

荦荦此心天与识,滔滔斯世我谁归。

(0)

劝耕题正觉寺诗次王文康韵二首·其二

海山春过半,未见一花开。

岩溜无时滴,松风尽日来。

前生身已到,归路首重回。

祇恐山灵笑,衣巾着吏埃。

(0)

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其一

识得庆云和尚,不痴自号痴翁。

此老端如五老,高出庐阜诸峰。

(0)

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其二

仓猝抛家舍,遑遑走道涂。

依山结茅广,摘草当园蔬。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无。

避军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