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游客旆,去指蜀门斜。
夜宿巫山雨,朝行剑阁霞。
古碑丞相庙,蔓草拾遗家。
驲路留题满,频将寄海涯。
翩翩游客旆,去指蜀门斜。
夜宿巫山雨,朝行剑阁霞。
古碑丞相庙,蔓草拾遗家。
驲路留题满,频将寄海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前往蜀地的旅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感慨。首联“翩翩游客旆,去指蜀门斜”以动态的笔触开篇,展现了游客轻盈前行的姿态,目标指向了蜀地的门户,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的期待与憧憬。颔联“夜宿巫山雨,朝行剑阁霞”则通过对比夜雨与晨霞,描绘了旅程中从夜晚到清晨的变换,赋予了景色以时间的流动感和色彩的丰富性。
颈联“古碑丞相庙,蔓草拾遗家”转向对历史的追忆,通过提及丞相庙和被蔓草覆盖的旧居,暗示了过往的辉煌与现今的荒凉,引发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尾联“驲路留题满,频将寄海涯”则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所感的记录与分享的愿望,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传达到远方,留下旅人的足迹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旅行中的情感体验与对过往的追忆,具有浓郁的诗意和哲理意味。
清晖挹回洲,密竹何潇洒。
虽有公馆名,颇类村居者。
茆屋三四间,寂寞无车马。
县官坐堂上,猺人立堂下。
风俗自强犷,衣冠真鄙野。
俾之知逆顺,责在任民社。
慎勿示姑息,善政资陶冶。
叠嶂不易登,临风独悲咤。
往时毗陵二千石,能作冯荷世无匹。
扬州真馆惊见之,江水江云动高壁。
紫台日出群仙朝,露洗榑桑太霞赤。
翠蕤绛节光陆离,汉女湘妃失颜色。
就中一个异姿格,彤霞酒销雪色白。
道人一笑三千龄,太华秋风语畴昔。
忆予濯足江上游,浩歌小海无人识。
荷叶荷花梦里香,倦游见画三太息。
君当取此叶为舟,凌厉南溟观八极。
暮年贺老乞身归,分取鉴湖千顷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