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崔山人草堂》
《题崔山人草堂》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īshānréncǎotáng
táng / quán

zhújìngmáotángjiēdòngtiānxiánshíchánwěilàichūnquán

shìrénchēzhīchùshíyǒuguīyúndàozhěnbiān

注释
竹径:竹林小径。
茆堂:茅草屋舍。
洞天:神仙居住的仙境。
麈尾:古人的拂尘工具。
漱:清洗。
春泉:春天的泉水。
世人:世人,指普通人。
车马:代指繁忙的生活。
不知处:不知道这个地方。
归云:归来的云彩,象征隐居生活。
枕边:床边,贴近休息的地方。
翻译
竹林小径通向茅草搭建的屋舍,仿佛连接着神仙的仙境。
在闲暇的时候,我会用麈尾(古人用以拂尘的工具)蘸取春天的泉水清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开头两句“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麈尾漱春泉”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处与世隔绝、环境清幽的地方,竹林小道通向仙境般的草堂,闲暇时刻用麈尾(古时用来漱口的一种工具)到清澈的春天泉水边洗涤。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则更加突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中所谓“世人车马不知处”,意味着外界的喧嚣和纷争对诗人来说已经是遥远的存在,人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居住的地方。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也体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最后,“时有归云到枕边”则描绘出一种仙境般的情景,云朵如同朋友般在他的枕旁来去,这里面的“归云”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也寓意着诗人精神世界的自在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状态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后杂言六首·其六

客有冠盖来,强我谈京洛。

昨日颂伊周,今日詈莽卓。

或笑佞人非,或嗤世情薄。

自古良已然,二端俱不错。

是以颍水人,洗耳安寂寞。

(0)

为张叟题听庵

山神饶伎俩,时时恶声进。

吾子既庵居,不闻亦无尽。

云胡以听名,徒然扰方寸。

自言百不入,一唯天是信。

既传天听卑,复道天语近。

五十命已知,六十耳当顺。

自此从心年,的应无悔吝。

我语君莫听,君听我当论。

何以绝听根,悠然空五蕴。

(0)

题阙·其二十八

安史扇余氛,河北成异域。

睢盱五十载,国威为之屈。

时维田侍中,精诚贯白日。手挈六州归,力收叛藩■。

时宰不睹机,捐之饱狂獝。

布也枕戈恨,悍卒宁见恤。

何以报君亲,刳心万事毕。

(0)

施殿司

施殿司,不了事。可怜一片心,化作千载泪。

窃国误国凡几辈,夜博氍毹满堂醉。

千人颦眉万人指,不见头颅化为水。

我疑古来少剑客,不然剑客非男子。

(0)

穆天子谣

予洽东夏,偕化人居。岂无群后,唯子是仪。

执袪而腾,不以胫驰。

(0)

送杨百川赴南太常典簿

南国容台我旧游,淡花疏竹映高秋。

送君秋日容台去,无限乡心逐水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