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烦君沽酒强登楼,罢唱离歌说远游。

文字岂劳诸子重,风尘多幸故人忧。

数程山路长侵夜,千里家书动隔秋。

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yóuliúbiécóngxiùcái
táng / hún

fánjūnjiǔqiángdēnglóuchàngshuōyuǎnyóu
wénláozhūzhòng

fēngchénduōxìngrényōu
shùchéngshānchángqīnqiānjiāshūdòngqiū

pínglángānchuílèiyòuléixiàngdōngzhō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离别的场景,诗人在朋友即将远行的情况下,强烈地表达了不舍和怀念之情。开篇“烦君沽酒强登楼”一句,设定了一个聚会即将结束、友人们纷纷告别的情境,其中“强登楼”显示出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珍视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情愿。

接着,“罢唱离歌说远游”表明朋友们在唱着离别之歌,预示着即将踏上长途。这里的“罢唱”可能意味着一种无奈或是歌曲的结束,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哀伤。

第三句“文字岂劳诸子重”,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们不必用繁复文辞来表达情感的态度,直接而真挚的言语已经足以承载彼此的情谊。同时,这也可能反映出诗人对于书信往返、传递信息的艰辛有所感慨。

“风尘多幸故人忧”一句,则是诗人对朋友即将面临旅途中的风霜和世事变迁表示出的担忧。这里的“风尘”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而“故人忧”则强调了对于旧友的牵挂。

中间两句“数程山路长侵夜,千里家书动隔秋”,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诗人计算着朋友即将行走的山路如何在夜色中延伸,以及书信如何跨越千里传递着思念,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和时间空间的隔阂。

最后两句“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则是诗人在朋友离去时的情景。诗中的人物在高处(可能是楼上或城墙)边缘上泣不成声,而朋友却必须继续他的旅程,“羸马”指的是精疲力竭的马匹,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友人的坚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对于朋友未来旅途的关切。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豫章行·其二

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

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婿。

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去飞来传消息。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

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0)

三妇艳词十一首·其六

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

小妇春妆罢,弄月当宵楹。

季子时将意,相看不用争。

(0)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

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连镳渡蒲海,束舌下金微。

已却鱼丽阵,将摧鹤翼围。

弥忆长楸道,金鞭背落晖。

(0)

七月七日登舜山诗

述职无风政,复路阻山河。

还思麾盖日,留谢此山阿。

(0)

东魏武定末童谣

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

(0)

五言诗

异林花共色,别树鸟同声。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