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扇余氛,河北成异域。
睢盱五十载,国威为之屈。
时维田侍中,精诚贯白日。手挈六州归,力收叛藩■。
时宰不睹机,捐之饱狂獝。
布也枕戈恨,悍卒宁见恤。
何以报君亲,刳心万事毕。
安史扇余氛,河北成异域。
睢盱五十载,国威为之屈。
时维田侍中,精诚贯白日。手挈六州归,力收叛藩■。
时宰不睹机,捐之饱狂獝。
布也枕戈恨,悍卒宁见恤。
何以报君亲,刳心万事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题阙》(其二十八),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反思。
诗中开篇“安史扇余氛,河北成异域”,描绘了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成为叛军的领地,局势动荡不安。接着“睢盱五十载,国威为之屈”指出这种状态持续了五十年,使得国家的威严受到严重削弱。
“时维田侍中,精诚贯白日”赞扬了田侍中的忠诚和决心,他的精神如同穿透白日的光芒,无比坚定。接下来“手挈六州归,力收叛藩■”描述了田侍中亲自带领军队收复失地,成功收回叛乱的藩镇。
然而,“时宰不睹机,捐之饱狂獝”讽刺了当时的朝廷官员未能及时洞察局势,反而将收复的成果拱手让人,满足了那些贪婪之徒的欲望。这里“布也枕戈恨,悍卒宁见恤”表达了对士兵们被忽视和不被妥善照顾的愤怒和无奈。
最后,“何以报君亲,刳心万事毕”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思考,提出如何才能真正报答君主和亲人的问题,暗示了只有彻底的牺牲和奉献,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反映了对忠诚、背叛以及牺牲精神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