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黠人人常不逊。外装内喜能谈论。
艳色衣裳香远喷。频整顿。重重结裹粗如囤。
眼去眉来常骋俊。前攀后拽夸身分。
我便去前亲去问。休风韵。遮藏臭腐并堆粪。
奸黠人人常不逊。外装内喜能谈论。
艳色衣裳香远喷。频整顿。重重结裹粗如囤。
眼去眉来常骋俊。前攀后拽夸身分。
我便去前亲去问。休风韵。遮藏臭腐并堆粪。
这首元代王哲的《渔家傲·咏假俏汉》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一个外表伪饰、内心虚伪的人物形象的描绘,揭示了其虚荣和丑陋的本质。首句“奸黠人人常不逊”,直接点出此人的狡猾和不谦逊,暗示其行为举止可能并不真诚。接下来,“外装内喜能谈论”进一步刻画他善于伪装,喜欢夸夸其谈,试图掩盖真实的自我。
“艳色衣裳香远喷”描绘了他注重外表,穿着华丽,试图吸引他人注意。然而,“频整顿。重重结裹粗如囤”则通过比喻,讽刺他的装扮虽然繁复,但实质上毫无价值,就像囤积杂物一般。
“眼去眉来常骋俊”描述了他的媚态和卖弄,而“前攀后拽夸身分”则揭露了他的虚荣心,通过拉拢关系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诗人在此处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这个假象汉的形象。
最后两句“我便去前亲去问。休风韵。遮藏臭腐并堆粪”则是诗人对这种人的直接质问,指出他的所谓“风韵”不过是表面的浮华,实质上是隐藏着腐朽和污秽。整首诗语言犀利,讽刺辛辣,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