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蓦山溪.舟中残月》
《蓦山溪.舟中残月》全文
清 / 彭孙遹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

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

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

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

(0)
鉴赏

这首《蓦山溪·舟中残月》描绘了一幅舟行湖上,月挂天边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中人的孤独与思绪。

首先,“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开篇即以“芙蓉湖”点明地点,湖面波光粼粼,仿佛点缀着点点灯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喧津鼓”则暗示了湖畔的热闹与繁忙,与后文的孤寂形成对比。

接着,“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诗人借轻鸥与柔橹之声,表达了对归途的追寻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轻鸥在远处飞翔,柔橹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共同构成了舟行的背景音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这一句通过“香销酒薄”描绘了舟中人的疲惫与无奈,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只能在月光的陪伴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月光似乎故意撩拨着他的心绪,时隐时现,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湖面景象,方方的月影在水中摇曳生姿,无数光影交织,美不胜收。然而,一阵风吹过,不仅带来了寒冷,也激起了吴歈(古代的一种乐曲)的凄楚旋律,将这份美景中的哀愁渲染得更加深刻。

最后,“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诗人感叹夜晚漫长而梦境短暂,心中所思所感,又有谁能理解呢?或许只有广寒宫中的仙人才能知晓他内心的伤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舟中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思绪,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彭孙遹

彭孙遹
朝代:清   字:骏孙   号:羡门   籍贯:又号金粟山   生辰:yù)(1631—1700

彭孙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猜你喜欢

寒食内宴二首·其二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

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0)

荆州作二首·其一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

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

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

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

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秪自薰。

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0)

咏郡斋壁画片云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

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

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

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0)

绝句·其一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

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0)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见忆

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

(0)

谕怀

黑头日已白,白面日已黑。

人生未死间,变化何终极。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与色。

一朝改变来,止遏不能得。

况彼身外事,悠悠通与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