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
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
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
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
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
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
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
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
这首《蓦山溪·舟中残月》描绘了一幅舟行湖上,月挂天边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中人的孤独与思绪。
首先,“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开篇即以“芙蓉湖”点明地点,湖面波光粼粼,仿佛点缀着点点灯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喧津鼓”则暗示了湖畔的热闹与繁忙,与后文的孤寂形成对比。
接着,“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诗人借轻鸥与柔橹之声,表达了对归途的追寻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轻鸥在远处飞翔,柔橹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共同构成了舟行的背景音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这一句通过“香销酒薄”描绘了舟中人的疲惫与无奈,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只能在月光的陪伴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月光似乎故意撩拨着他的心绪,时隐时现,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湖面景象,方方的月影在水中摇曳生姿,无数光影交织,美不胜收。然而,一阵风吹过,不仅带来了寒冷,也激起了吴歈(古代的一种乐曲)的凄楚旋律,将这份美景中的哀愁渲染得更加深刻。
最后,“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诗人感叹夜晚漫长而梦境短暂,心中所思所感,又有谁能理解呢?或许只有广寒宫中的仙人才能知晓他内心的伤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舟中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思绪,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
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
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
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
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
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秪自薰。
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
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