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王世芜没,石麟亦埋翳。
徐子发东吴,英论有馀地。
龙游沧波阻,日出浮云蔽。
呜呼献王士,竟洒荆山涕。
光掩明珠弃,宠奋西施废。
古来共如此,不独君遭际。
余本澹荡人,倾盖托末契。
酣歌继日暮,醉酒无阴霁。
各为征蓬散,吾岂匏瓜系。
旧时南阳宅,回首成迢递。
蹈海有夙期,与子自兹逝。
偃王世芜没,石麟亦埋翳。
徐子发东吴,英论有馀地。
龙游沧波阻,日出浮云蔽。
呜呼献王士,竟洒荆山涕。
光掩明珠弃,宠奋西施废。
古来共如此,不独君遭际。
余本澹荡人,倾盖托末契。
酣歌继日暮,醉酒无阴霁。
各为征蓬散,吾岂匏瓜系。
旧时南阳宅,回首成迢递。
蹈海有夙期,与子自兹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赠徐子》,表达了对友人徐子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首句“偃王世芜没,石麟亦埋翳”以历史典故开篇,暗示了岁月流转,英雄人物的消失。接着,“徐子发东吴,英论有馀地”赞扬徐子的才智和见解。
“龙游沧波阻,日出浮云蔽”寓言式地描述了徐子的境遇,如同龙被困于波涛,才华被遮蔽。诗人感叹“呜呼献王士,竟洒荆山涕”,为徐子的遭遇感到惋惜,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不公。“光掩明珠弃,宠奋西施废”进一步强调了人才被埋没的悲哀,以美女西施为例,暗示徐子的才华被忽视。
“古来共如此,不独君遭际”表达出对世事常态的理解,认为这样的命运并非徐子一人独有。诗人自我表白:“余本澹荡人,倾盖托末契”,表明自己与徐子虽相识不久,但已深深相交。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畅谈,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结尾两句“各为征蓬散,吾岂匏瓜系”以飘泊不定的“征蓬”自比,表示自己不会像匏瓜那样被束缚,而是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南阳的时光,如今回首已是遥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决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同情,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李梦阳诗歌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关怀。
妾初未嫁时,晨夕深闺中。
年当十五馀,颜色如花红。
千里远结婚,出门山重重。
与君盛容饰,一笑开芙蓉。
君不顾妾色,剑气干长虹。
耿耿丈夫□,□□天下雄。
结发未逾载,倏然各西东。
妾独□□□,□养姑与翁。
姑翁去年春,长梦随飘风。
思君□□□,音信安可通。
谅无双飞翼,焉得长相从。
自服嫁时衣,荆钗淡为容。
誓以守贞洁,与君生死同。
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
岂无春秋笔,为君纪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