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
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
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
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履追随。
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
夕赏朝吟,劝秋莫放离披。
细看石楠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
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
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
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
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
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履追随。
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
夕赏朝吟,劝秋莫放离披。
细看石楠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
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胜胜慢·声声慢(其三)和张文伯木犀》。从词中可以感受到秋季的景象与作者的情感体验。
“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这里描绘了一个秋天的花园景色,菊花紧密地簇拥在一起呈现出绿色的美丽,而荷花则凋零着红色,给人一种萧瑟却又独特的美感。
“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短墙与高大的榆树、稀疏的竹子和形状奇特的石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秋风中弥漫着花香,偶尔有微雨和清晨的露水,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情境,让人感受到季节的转换带来的多重感受。
“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履追随。”在花树的阴凉处,有人持着笔墨吟咏诗词,而旁边还有人跟随着,可能是在进行一种文学交流或是共同欣赏自然之美。
“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这里作者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在严寒中屹立不倒的竹子以及其他坚韧不拔事物的赞美,它们即便是在岁末也依然争取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夕赏朝吟,劝秋莫放离披。”作者在黄昏时分欣赏着自然的美丽,而清晨又吟咏着诗词,告诫自己不要让这份美丽轻易离去。
“细看石楠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这里通过对石楠和玉茗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细腻入微的情感体验,仿佛可以从这些自然之物中感受到风的节奏。
“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在词的最后,作者似乎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地方,那里有着新的装饰和清澈的溪流,这个场景被描绘得如同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
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