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乖崖》
《和张乖崖》全文
宋 / 太学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四窗灭尽读书灯,窗外唯闻步铎声。

辜负江山好明月,闲来此地趁虚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guāi
sòng / tàixuéshēng

chuāngmièjìnshūdēngchuāngwàiwéiwénduóshēng

jiāngshānhǎomíngyuèxiánláichènmíng

翻译
所有的读书灯火在四扇窗户中熄灭,只剩下窗外传来的脚步声和铃铛声。
我错过了欣赏这明亮的月色和美丽的江山,只是因为想在此地追求虚无的名声。
注释
四窗:四个窗户。
灭尽:全部熄灭。
读书灯:读书时使用的灯火。
窗外:室外,窗户外面。
步铎声:行走时摇动的铃铛声。
辜负:错过,不珍惜。
江山:自然景色,江山如画。
好明月:明亮美好的月亮。
闲来:空闲的时候。
趁虚名:追求虚无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夜晚独自研读的境况。"四窗灭尽读书灯"表明诗人已经阅读到深夜,灯光映照着四周的窗户,但灯光所及之处,只剩下诗人的书本和他的影子,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窗外唯闻步铎声"则是对夜晚环境的一种描写,除了偶尔传来的行人脚步声以外,别无他声,这也加深了诗人独自阅读时的心境。

"辜负江山好明月"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慨。"辜负"意味着未能尽情享受或利用,而"江山好明月"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因为专注于书籍而忽略了外界美好的夜晚风光。

最后一句"闲来此地趁虚名"则透露了诗人的某种无奈和自嘲。他可能是出于对学业的追求或者为了获得一些荣誉(虚名),才会在这个地方刻苦学习。这也反映出了古代读书人对于功名的追求和社会压力的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阅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奈辜负以及个人的学业追求与内心感慨。

作者介绍

太学生
朝代:宋

太学生,与张咏同时,生平不详。事见《晁氏客语》。
猜你喜欢

题名画大观十帧·其九草庵高士

诛茅结宇绿阴嘉,幽事山中日以加。

客到忘言惟对竹,童来携酒便斟花。

吟肩不碍忙敲钵,燥吻还须静煮茶。

漫向倪黄论形似,停云岂是画师家。

(0)

汶水吟恭依皇祖原韵

肆觐东后修五玉,神尧家法贻轨躅。

鲁疆初历俯汶川,春烟淡荡波摇绿。

平陆我经平陆短,长驿每每原田茁冬麦。

嗟哉此土去秋灾,麦种借斗应偿石。

惟望甘膏沛及时,饼饵稍救燃眉厄。

迩日风霾散薄云,咎徵予过复谁责。

发帑留漕岂吝惜,拯残起弊几筹画。

即境因忆孟子言,帷宫展转不安夕。

失伍惊心今岂无,知罪空言亦奚益。

(0)

夜雨

海云傍晚浓,春风静以止。

二麦望甘膏,作阴亦可喜。

况复灾伤后,民艰得亲视。

鸠形鹄面者,孰非予赤子。

纵难博施济,岂可听流徙。

惟赖天赐丰,调幕惭上理。

武帐那能眠,漏下三鼓已。

初聆淅淅鸣,旋见绥绥委。

益麦更宜禾,私心幸自揣。

无何势转微,未足沾一指。

虚掷今宵望,适足增愁耳。

(0)

安徽巡抚纳敏陛见入京兹以东巡扈驾便道遣赴皖任并赐以诗

属车扈从辔如琴,敬慎还同在羽林。

赓和底多誇藻采,要须识我爱民心。

(0)

至德州山东巡抚阿里衮率所属来接诗以示之

清跸临齐境,春风广陌开。

兆民看踊跃,百尔效追陪。

重道尼山近,绳踪尧德恢。

喜观群志戴,切忆去年灾。

求莫惊心矣,思艰蒿目哉。■须勤供奉,不为豫游来。

(0)

恭依皇祖鄚州水淀杂诗韵·其一

远渚风生鸥浪,长堤烟罥杨丝。

为问春湖何似,一篙恰始胜时。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