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宗北斗,国倚长城,砥柱失中流,人悲相臣,我悲道统;
身历四朝,手援二圣,委裘定大计,古有忠献,今有文襄。
士宗北斗,国倚长城,砥柱失中流,人悲相臣,我悲道统;
身历四朝,手援二圣,委裘定大计,古有忠献,今有文襄。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之洞。上联“士宗北斗,国倚长城,砥柱失中流”赞其为国家栋梁,如北斗指引方向,如长城保家卫国,又比作砥柱,喻其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下联“人悲相臣,我悲道统;身历四朝,手援二圣,委裘定大计”则表达了对张之洞作为相臣,维护道统的敬仰,以及对其历经四朝,亲自援救两位君主,制定国家大计的感慨。最后“古有忠献,今有文襄”将张之洞与历史上的忠臣相比,肯定了他的忠诚与贡献,同时赋予他“文襄”的称号,彰显其文武双全的才能。整联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张之洞一生功绩的极高评价。
小桥直。
林表遥岑寸碧。
斜阳外、霞绚晚空,一目千里总佳色。
初寒遍泽国。
投老依然是客。
功名事,云散鸟飞,匣里青萍漫三尺。
重来怆陈迹。
又水褪沙痕,风满帆席。
鲈肥莼美曾同食。
听虚阁松韵,古墙竹影,参差犹记过此驿。
傍溪南山北。
悲恻。
暗愁积。
拥绣被焚香,谁伴孤寂。
追寻恩怨无穷极。
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
那堪檐外,更夜雨,断又滴。
篆销余馥,烛堆残蜡房栊晓。
寒峭。
看杏脸羞红、尚娇小。
游蜂静院落,绿水摇池沼。
闲绕。
翠树底、支颐听啼鸟。
愁风怕雨,弹指春光了。
音信杳。
最堪恨、归雁过多少。
困倚孤眠,昼长人悄。
睡起依然,半窗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