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小子穷裔戍边,跃马归来,忽听悼亡吊桃叶;
有嗣孙斩衰致孝,肯堂传嬗,不烦议礼付康成。
正小子穷裔戍边,跃马归来,忽听悼亡吊桃叶;
有嗣孙斩衰致孝,肯堂传嬗,不烦议礼付康成。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描绘了吴恭亨之妾李氏离世的情景与后事处理。上联“正小子穷裔戍边,跃马归来,忽听悼亡吊桃叶”以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李氏离世的突然与意外,仿佛在丈夫归家之际,传来的是悼念亡人的消息,如同古代诗人悼念桃叶般哀伤。下联“有嗣孙斩衰致孝,肯堂传嬗,不烦议礼付康成”则转向对李氏身后之事的安排,强调了子孙对先祖的孝敬与传承,以及对传统礼仪的遵循,无需外人过多干涉,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和谐与自洽。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体现了对家族传统与礼仪的尊重,展现了清代社会中家庭伦理与情感交织的一面。
两汉举贤良,六朝贵门第。
设科不分目,我清重进士。
孔、孟生今日,必就有司试。
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五岳填心胸,往往矜爪嘴。
三战复三北,马齿加长矣!
破剑短后衣,年年来侮耻。
下争鸡鹜食,担囊走千里。
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
群书杂然陈,所志非所事。
枘凿殊方圆,如何可尝试?
今上元二年,诏书下黄纸。
帝曰尔诸生,尔其应大比。
纷纷白袍集,臣亦出载贽。
既不莘野耕,又难漆雕仕。
龙门虽则高,舍此何位置。
抡才国所重,得第亲亦喜。
绕床夜起舞,何以为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