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公罢庭尉,宾客如晨星。
一旦复拜官,夹道相逢迎。
署门亦颇隘,外物何重轻。
四序更代谢,日月有亏盈。
天运且如此,况复时世情。
翟公罢庭尉,宾客如晨星。
一旦复拜官,夹道相逢迎。
署门亦颇隘,外物何重轻。
四序更代谢,日月有亏盈。
天运且如此,况复时世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童冀所作的《杂诗四首》之三,通过翟公仕途起落的故事,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首句“翟公罢庭尉,宾客如晨星”,以翟公被罢官后宾客稀少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权力与地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翟公曾为庭尉,权势显赫之时,宾客云集;而一旦失势,昔日的宾客如同晨星般稀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情冷暖。
接着,“一旦复拜官,夹道相逢迎”描述了翟公再次升官后的场景。此时,道路两旁的人们纷纷前来迎接,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趋附心理。
“署门亦颇隘,外物何重轻”两句,诗人借翟公的住所门庭之大小,表达了对外在事物价值的思考。门虽小,但翟公的官复原职,使得门前热闹非凡,说明了人们对外在事物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其带来的实际利益或社会地位。
最后,“四序更代谢,日月有亏盈。天运且如此,况复时世情”四句,诗人将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现象进行类比,指出四季更替、日月盈亏是自然法则,而人间的兴衰起伏、世态炎凉则是社会常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权力、地位等外在因素对人性影响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翟公仕途变迁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权力、地位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旅泊多年岁,这去不知回。
忽逢门外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复开。
羁心祇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