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不记入京年,旧事依稀屈指前。
身似野僧才有发,家如渔叟更无船。
秪愁别久今衰矣,不觉诗成为冁然。
春夜定知何处宿,漫从新市买灯悬。
老来不记入京年,旧事依稀屈指前。
身似野僧才有发,家如渔叟更无船。
秪愁别久今衰矣,不觉诗成为冁然。
春夜定知何处宿,漫从新市买灯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匏庵闻王古直至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后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友人王古到来的喜悦之情。
首联“老来不记入京年,旧事依稀屈指前”,诗人感叹自己年岁已高,记忆模糊,难以清晰地回想起上次进京的情景,只能隐约记得一些往事。这里通过“不记”和“依稀”两个词,表达了岁月流逝、记忆衰退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身似野僧才有发,家如渔叟更无船”,诗人以比喻的手法,自比为没有家室、生活简朴的野僧和渔翁。这里的“身似野僧”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出世、淡泊的生活状态,“家如渔叟更无船”则进一步强调了其生活的清贫与自由自在。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况,也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颈联“秪愁别久今衰矣,不觉诗成为冁然”,表达了诗人对长时间分别后朋友相聚的喜悦之情。其中“秪愁”二字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友情难舍的感慨,“不觉诗成为冁然”则暗示了在与友人相聚时,诗兴大发,情感自然流露,笑声朗朗。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欢乐场景。
尾联“春夜定知何处宿,漫从新市买灯悬”,诗人想象着在春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虽然不知道具体会宿在哪,但愿意随性而为,从新市购买灯笼悬挂,营造温馨的氛围。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其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与友人相聚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人物名家旧姓吴,一枝神笔近来无。
赵州故事谁相委,写我青山行脚图。
眼看青白面无文,鹤骨何妨瘦几分。
竹笠芒鞋多逸韵,超然一片入山云。
霜华欲白月轮低,隔水思君玉观西。
哦就小诗聊作答,争如孔雀换山鸡。
静坐何寥寥,静夜何迢迢。
迢迢有所思,别意岂能抛。
念子不成寐,烛泪摇绮寮。
从来离别心,有笔难尽描。
子之趋庭日,我昔正垂髫。
携书析疑义,镫下争拈毫。
春来桃李发,酌酒兴自高。
秋深夜雨寒,诗就共推敲。
埋首闺阁里,有怀徒尔豪。
今子他人妇,儿女共嘈嘈。
调羹奉阿姑,妇道应自操。
不复侍椿萱,惆怅关山遥。
得会亦不久,得共无几朝。
雁羽况沈浮,两地愁相交。
春寒日益严,春雨何劳劳。
夜来不可听,隔幕风如刀。
念子益愁思,愁思不可销。
一夜梦飞渡,月落胥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