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祁居士,抄书手未停。
艰难走异县,辛苦抱遗经。
野寺犹堪隐,人言懒复听。
十年事夫子,今日得仪型。
闻道祁居士,抄书手未停。
艰难走异县,辛苦抱遗经。
野寺犹堪隐,人言懒复听。
十年事夫子,今日得仪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祁居士的僧侣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首句“闻道祁居士,抄书手未停”便点明了祁居士的形象,他正专心致志地抄写书籍,体现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接下来的“艰难走异县,辛苦抱遗经”,则揭示了祁居士为了求学或传播知识,不畏艰难险阻,远赴异地,怀抱古籍,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野寺犹堪隐,人言懒复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祁居士的生活环境与态度。即使在偏远的寺庙中隐居,他也依然坚守自我,不为外界言论所动,表现了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洁品质。最后,“十年事夫子,今日得仪型”则表达了对祁居士长期师从一位老师,最终成为其典范的赞美,暗示了祁居士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对其人格魅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祁居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勤奋好学、坚韧不拔、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以及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
银华九寸水溶溶。长自映芙蓉。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
笔床箫局几尘封。閒情拂拭中。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
向道伊至诚,谁想更变。那夜阑干语、情非浅。
云香雨嫩,蓦地巫山远。你莫将侬怨。
你试思量,还因甚事离散。玉碎珠沉,魂断情难断。
何故伊家毫不垂念。红窗翠月,就是重相见。
还要将侬难。粉颈斜回,娇嗔不肯抬眼。
惨说当年,孀母茕茕,偏值时危。
见腥刀驱走,闺中少妇,乱旄拥去,马上蛾眉。
势岂能全,义难受辱,夜哭孤灵拜且辞。
翻身入,早一泓水碧,毕命何疑。十龄弱息畴依。
空遍绕、澄潭日夕啼。
便寻来沙上,都无弃履,觅从波底,并少遗尸。
戚矣魂消。嗟乎命薄,天道茫茫讵有知。
重回首,算千秋此恨,欲忘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