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丛花.闺情》
《一丛花.闺情》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一丛花

银华九寸水溶溶。长自映芙蓉。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

笔床箫局几尘封。閒情拂拭中。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

(0)
鉴赏

这首《一丛花·闺情》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开篇“银华九寸水溶溶”,以月光洒在水面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长自映芙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静美,仿佛月光与荷花相互映照,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和谐。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风与内心的情感联系起来,暗示着春风吹散了心中的愁绪,使得女子的眉头逐渐舒展,情感得到了释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三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焕发生机,不再像过去那样慵懒,而是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笔床箫局几尘封。闲情拂拭中”两句,以笔床和箫局的尘封象征着过去的时光与情感,而在“闲情拂拭中”则表达了女子试图唤醒这些记忆,重新感受那份宁静与悠闲。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两句,通过卷帘放游丝的动作,寓意着女子想要让外界的美好事物进入自己的生活,再次回忆起那温暖的春风,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最后,“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四句,以自然界的景物变化为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即使草木依旧,但过往的痕迹已难以寻觅,表达了女子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月夜下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和吴警斋侍郎二首·其一

□□抽得不赀身,惭愧君恩厚老臣。

扇障绝胜一青盖,杖扶安用两朱轮。

门无造请冠裳懒,室有昭回翰墨珍。

道是全人吾岂敢,温公才做九分人。

(0)

东岩寺避暑

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

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

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

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

(0)

张丽华墓

台上柏萧萧,空堂闭寂寥。

芳魂三尺土,往事几回潮。

堕翠寻难见,埋红恨未销。

犹胜江令在,白首入隋朝。

(0)

劳农二首·其二

画檐一夜雨飘萧,际晓阴霾扫碧霄。

有日暂看旗脚展,无风初觉鼓声调。

纷纷竭作趋南亩,稍稍新妆出北桥。

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

(0)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妾

伤春感旧似中酲,乐器全抛曲谱生。

自小抱衾无怨色,有时拥髻尚风情。

曾陪太尉斟还唱,犹记司空眼与声。

著主衣裳为主寿,莫如琴客别宜城。

(0)

再获一砚自和

三砚联翩买券成,绝胜玉杵聘云英。

拊摩无粟向肌起,涂抹有花从笔生。

韫椟每愁逢暴客,倾囊或笑费方兄。

古来事业由勤苦,不信磨穿道不亨。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