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丽华墓》
《张丽华墓》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台上柏萧萧,空堂闭寂寥。

芳魂三尺土,往事几回潮。

堕翠寻难见,埋红恨未销。

犹胜江令在,白首入隋朝。

(0)
翻译
台上柏树声萧瑟,空荡的厅堂寂静无声。
她的芳魂已化为尘土,过去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绿意消逝难以寻觅,红颜已逝遗憾未消。
这依旧胜过江令的命运,他白发苍苍进入隋朝。
注释
台上:指舞台或者高台。
柏萧萧:形容柏树叶子沙沙作响。
空堂:空荡的厅堂。
寂寥:寂静无人。
芳魂:美丽的灵魂,这里指女子。
三尺土:泛指墓地,古代棺木一般长三尺。
往事:过去的记忆或经历。
潮:像潮水一样涌来。
堕翠:形容绿色的消失,可能指植物凋零。
寻难见:寻找已无法找到。
埋红:埋葬红色(可能指鲜艳的花朵或女子的青春),暗示女子去世。
恨未销:遗憾未能消除。
犹胜:仍然胜过。
江令:指南朝诗人江总,以其诗才著称。
白首:头发白了,指年老。
入隋朝:进入隋朝的历史时期,暗示江令的晚年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为张丽华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命凋零和往事难寻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但蕴含深情。

"台上柏萧萧,空堂闭寂寥。"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通过柏树和空洞的厅堂描绘出一种荒凉孤寂的场景,引出了墓地的凄清感。

"芳魂三尺土,往事几回潮。"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时光流转无常之感。"芳魂"指逝者美好的灵魂,"三尺土"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脆弱,而"往事"与"潮"字,则让人联想到时间如潮水般不断推移,带走了一个个美好回忆。

"堕翠寻难见,埋红恨未销。" 这两句中的"堕翠"指的是逝者生前的光彩,如今却不复存在;"埋红"则暗示着对逝者的思念之深,虽然逝者已去,但那份思念依然如火焚烧。

最后,"犹胜江令在,白首入隋朝。" 这两句通过历史的长河,将逝者与古代的美好事物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和对逝者生命价值的肯定,即便是短暂如江令(即唐代乐府《江南曲》),也胜过白发进入隋朝(即历史的长河中的一瞬)。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生命的珍视和对往事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黄白仲以二十绝句见投答之得六首·其四

如闻抖擞学无生,日饱僧厨不糁羹。

习气恐然消未得,梦中犹记五侯鲭。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闽海诸生雅并奇,山摧斗折为君悲。

那知匹练吴门马,发白颜公在此时。

(0)

题画

瘦石枯松写暮秋,清溪一道带云流。

纶竿纵有无心得,莫怪游鱼不上钩。

(0)

题张复画二十绝·其十八

不受奚官秣,嘶鸣恨自深。

念君非伯乐,安知千里心。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五

赵州柏树子,强半嫌人死。

脱得葛藤缠,走入齑瓮里。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十八

百幻葛孝先,犹云拙用身。

我但皮肤尽,湛然唯一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