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柏萧萧,空堂闭寂寥。
芳魂三尺土,往事几回潮。
堕翠寻难见,埋红恨未销。
犹胜江令在,白首入隋朝。
台上柏萧萧,空堂闭寂寥。
芳魂三尺土,往事几回潮。
堕翠寻难见,埋红恨未销。
犹胜江令在,白首入隋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为张丽华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命凋零和往事难寻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但蕴含深情。
"台上柏萧萧,空堂闭寂寥。"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通过柏树和空洞的厅堂描绘出一种荒凉孤寂的场景,引出了墓地的凄清感。
"芳魂三尺土,往事几回潮。"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时光流转无常之感。"芳魂"指逝者美好的灵魂,"三尺土"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脆弱,而"往事"与"潮"字,则让人联想到时间如潮水般不断推移,带走了一个个美好回忆。
"堕翠寻难见,埋红恨未销。" 这两句中的"堕翠"指的是逝者生前的光彩,如今却不复存在;"埋红"则暗示着对逝者的思念之深,虽然逝者已去,但那份思念依然如火焚烧。
最后,"犹胜江令在,白首入隋朝。" 这两句通过历史的长河,将逝者与古代的美好事物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和对逝者生命价值的肯定,即便是短暂如江令(即唐代乐府《江南曲》),也胜过白发进入隋朝(即历史的长河中的一瞬)。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生命的珍视和对往事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