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劳农二首·其二》
《劳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画檐一夜雨飘萧,际晓阴霾扫碧霄。

有日暂看旗脚展,无风初觉鼓声调。

纷纷竭作趋南亩,稍稍新妆出北桥。

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

(0)
翻译
屋檐下一夜风雨交加,拂晓时分乌云散去,天空变得清澈。
偶尔可见旗帜在风中展开,起初无声,仿佛鼓点开始协调起来。
人们纷纷忙碌地走向田间劳作,少女们打扮一新走过北桥。
白发官员满身尘土,却仍能寻觅诗句,为民间歌谣增添内容。
注释
画檐:屋檐。
一夜:整夜。
雨飘萧:风雨交加。
际晓:拂晓。
阴霾:乌云。
碧霄:晴朗的天空。
暂看:偶尔看见。
旗脚:旗帜的边缘。
初觉:起初感到。
鼓声调:鼓点的节奏。
纷纷:众多。
趋南亩:走向田间。
新妆:新打扮。
出北桥:走过北桥。
白发长官:白发官员。
尘土杀:满身尘土。
觅句:寻找诗句。
补风谣:为歌谣增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和农业劳动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画檐一夜雨飘萧"一句,以动人的意象刻画了一场夜雨给屋檐带来的湿润和凉意,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紧接着的"际晓阴霾扫碧霄"则描绘了晨曦初照时分散乌云、天色渐明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环境的变化来烘托农村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有日暂看旗脚展"和"无风初觉鼓声调"两句,则是对农事活动的细致描绘。这里的"旗"可能指的是用于驱鸟或标志某种事情的旗帜,而"鼓声"则很可能是在宣告劳作的开始。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节奏和秩序。

"纷纷竭作趋南亩"表达的是农民们急于进入田地进行耕种的紧迫情景,而"稍稍新妆出北桥"则可能是描写妇女在劳动之余,简单梳理头饰后又出来到桥上做某些事情的情形。这两句诗生动展示了农村生活中的男女老少都投身于农业生产的场景。

最后两句"白发长官尘土杀,尚能觅句补风谣"中,"白发长官"一词暗示了一位年迈的官员或知识分子,而"尚能觅句补风谣"则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珍视与维护之心。这里的"风谣"可能是指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歌谣等,需要有识之士去整理和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和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赠别·其二

长安风细静无尘,门对西山结近邻。

殿阁五云清禁迥,烟花三月玉河春。

忽闻蓟北吟庄调,又向江南问楚津。

知到羊城过粤秀,倚闾犹有未归人。

(0)

鸿映闽逵·其一

老梦不知湖海阔,秋衫遥带岭南云。

汀洲到处兰花满,风月常时桂子芬。

当路福星人万仞,临流孤啸鹤离群。

殷勤为语震堂子,清世今方好致君。

(0)

五月望日至雷塘大水始涸忆在邕州曾为李侍御言太阴犯毕豕将涉波今乃城市游鱼鳖也

暮春三月侍邕州,漫说星文似可愁。

几见太阴偏犯毕,堪怜洪水正横流。

自嗤捧土难援溺,肯信乘桴好远游。

故国不知今底事,观澜谁坐四峰楼。

(0)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其六

恺悌见仪刑,从容侍杯酒。

明月照孤桐,和风吹细柳。

(0)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其七

清江佳丽地,桃花映水肥。

种桃时雨足,早得振皋归。

(0)

琴轩·其一

我有一张琴,传自羲皇时。

阳春二三月,短服被单衣。

一鼓催春华,再鼓惜春归。

春风盈宇宙,吾亦调吾丝。

但奏高山音,世岂无子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