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秋病》
《点绛唇.秋病》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起了还眠,须知不是侬贪懒。

银筝象板,听着惟长叹。闻道新来,你也梳头慢。

乌云散。不茶不饭。人瘦黄花绽。

(0)
鉴赏

这首《点绛唇·秋病》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季患病时的内心情感与外在表现。

起句“起了还眠”,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病痛中的慵懒状态,她时而起床,时而又躺下,似乎对生活失去了动力,但这并非出自她的懒惰,而是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接下来,“须知不是侬贪懒”一句,通过直接的内心独白,澄清了这种看似消极的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并为读者揭示了其深层次的情感状态。

“银筝象板,听着惟长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心境比作演奏音乐,她虽能欣赏音乐之美,却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无法参与其中,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音乐在这里成为了情感的载体,既表达了女子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她因病痛而无法实现的愿望。

“闻道新来,你也梳头慢”,这一句转而关注到女子的日常行为——梳头。随着病情的发展,连最基本的日常活动都变得缓慢而艰难,这不仅是身体状况的反映,也是精神状态的写照。通过这一细节,词人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在病痛中逐渐失去活力的状态。

最后,“乌云散。不茶不饭。人瘦黄花绽。”这一系列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凄美的画面。病痛使得女子的头发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如同乌云散去,象征着生命力的消逝。她不再进食,身体日渐消瘦,如同秋天开放的黄花,虽然美丽,但生命即将凋零。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变化,更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生命的脆弱。

整体而言,《点绛唇·秋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秋季患病时的复杂情感和身体状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传达了生命在病痛面前的无力与脆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金山·其二

绀宇岧峣锁翠岑,明霞宿露净朝阴。

慈航能度江天阔,法界偏依水府深。

海月熹微窥佛相,河沙寥寂印禅心。

朅来欲问无生灭,徙倚空门漏转沉。

(0)

送太史何锡川使襄楚二藩便道省觐

受社新恩下未央,词臣颁册路辉煌。

人如梅阁来何逊,地是兰台对楚襄。

览胜名都供作赋,趋庭佳节会称觞。

悬知别梦吟池草,多在春卿署里芳。

(0)

节寿庆陈母唐孺人

瑶池会启长生箓,琼海筹添献寿筵。

贞史百年刊阃范,儒门两世衍家传。

宜男色借芹宫茂,婺女光分壁曜妍。

不用含辛论往事,祇今蔗境日绵绵。

(0)

赠沈子静馆丈册封楚藩

颁封衔命下丹霄,驷马翩翩意气骄。

楚地今传鹦鹉赋,汉宫曾听凤凰箫。

星临衡渚仙槎杳,雨过阳台客梦遥。

为念明光需起草,莫将吟眺滞兰桡。

(0)

北上再发琼南阻寇·其二

独宿江村秋雨寒,天涯灯火共悲欢。

忧君最属江湖切,怀阙其如道路难。

万里驱驰戎马暗,百年心事水云閒。

罗浮东去扶桑近,红日出门倚剑看。

(0)

寿陈松师相公·其四

晴日都门寿斝斟,秋风江上拂华簪。

全真久辟留侯谷,散族惟馀疏傅金。

霄汉共怜鸿迹远,丝纶独羡凤毛森。

东山未厌苍生望,渭水宁辞白发侵。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