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酬章序臣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赏梅与友人交流情感的诗歌。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开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一枝”不仅指实物,也象征着友情的传递。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好和诗人赏心悦目的状态。“清香扑袂”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传春信”则意味着这香气是春天的信息传递者;“疏影摇窗”画出了窗前梅树枝头舞动的景象,而“借日华”表明诗人在享受阳光与梅花相互辉映的美丽。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这两句转向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小环境。池塘、小溪被树木和花草所环绕,显得格外宁静;而“依依杨柳”则是对柔软垂挂的杨柳枝条的细腻描写。
最后,“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羹”指的是一种古代的美食,而“风味今犹古”则说明这种美食至今仍可品尝,保留着古人的风味;“回首青青遂有涯”中,“青青”可能是指时光或景物的持续与延续,诗人通过回望过去,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归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自然环境和传统美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于友谊、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茶芗从臾访栖真,闯户蔫红绝可人。
不逐群芳更代谢,一生享用四时春。
青都仙子玉鍊颜,五云深处乘青鸾。
桃花欲实王母老,桂花半落嫦娥寒。
芝英琼蕊薄滋味,绛霄倒景窥人间。
风微水麝香可掬,雨定海榴红欲燃。
中州风物亦自好,翩然万里来云軿。
潭潭院落春不老,别有日月藏壶天。
狻猊不动烟缕直,吹笙伐鼓开宾筵。
九重紫诰照环佩,两儿绿绶扶金船。
南山可平海可竭,高堂欢乐无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