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到梅开恰欲漫,扶藜得得绕湖山。
折将冷蕊疏枝去,浸在明窗净几间。
一见已堪资琢句,细看还足助怡颜。
只愁冰艳相侵逼,映得衰翁鬓愈斑。
雪到梅开恰欲漫,扶藜得得绕湖山。
折将冷蕊疏枝去,浸在明窗净几间。
一见已堪资琢句,细看还足助怡颜。
只愁冰艳相侵逼,映得衰翁鬓愈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梅花的美丽景象。开篇“雪到梅开恰欲漫”即刻画出雪花纷飞之际,梅花正要开放的生机与洁白色调的交融。紧接着,“扶藜得得绕湖山”则展现了诗人在雪中扶着梅树,小心翼翼地绕行于湖畔的山间,展示了一种对美景的珍视和细致入微的情感。
“折将冷蕊疏枝去”表明诗人不忍心折断这些清冷的花蕊,却又因为它们稀疏而不得不采撷。接着,“浸在明窗净几间”则描绘了雪水洗涤过的梅枝被摆放在干净的窗前和桌上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洁净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一见已堪资琢句”表达了诗人初见此景即能激发出许多佳句来描绘它,而“细看还足助怡颜”则暗示这种景象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能在静观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只愁冰艳相侵逼,映得衰翁鬓愈斑”则是诗人对这雪梅之美的担忧,它们之间的交融可能会使原本就脆弱的梅花更加容易凋谢,而这种美景也让诗人的白发显得更加斑驳,反映出一种生命易逝和时光荏苒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廿载辞江国。记寻春、氁衫茸帽,岁寒泉石。
抛却家园三百树,漂泊天涯为客。
听吹彻、玉龙凄咽。
缟鹤青猿劳怅望,绕寒溪、几度飘香雪。
江天远,梦难觅。故人知我心相忆。
砑生绡、一枝疏瘦,剪来烟驿。
海月流光明似镜,冷挂珊瑚七尺。
徬佛见、旧时颜色。
不分何郎吟兴减,索枯肠、试点春风笔。
镫欲灺,砚刚炙。
野烟霁处,掩映茅茨乍见,家家谁碓舂香,一一山蓝采笋。
愁是画眉催起,深浅蛮妆,总把山花衬。
山鹕进,最喜徭歌静引。数声林外,啼得春情尽。
穿松粉。髻娘扇起,双飞欲射,珠毛谁忍。
但抱无端恨。
天与奇龄,连闺算来,更百三岁。
神宗一代深仁,圣子七朝嘉惠。
栽培一老,问历几许流离。能留华发无蝉蜕。
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无计。再逢盛世。
好把芳尊,暗消悲涕。休所承平轩冕,光争门第。
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娱人可比芙蓉髻。
笑我学神仙,尚留连妖丽。
平沙雪积,正层冰,千里冻河流。
浑脱浮沉难渡,泥污紫貂裘。
系马苦投山戌,望关门、半掩武安楼。
喜草间?兔,健儿多射取,醉豁边愁。
卷叶更吹觱栗,向悲风、惊起鬼啾啾。
酹酒长城枯骨,寻取月支头。
细小不堪丹漆,任乌鸢,衔去作高丘。
忘国觞如许,未归魂在白狼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