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奇龄,连闺算来,更百三岁。
神宗一代深仁,圣子七朝嘉惠。
栽培一老,问历几许流离。能留华发无蝉蜕。
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无计。再逢盛世。
好把芳尊,暗消悲涕。休所承平轩冕,光争门第。
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娱人可比芙蓉髻。
笑我学神仙,尚留连妖丽。
天与奇龄,连闺算来,更百三岁。
神宗一代深仁,圣子七朝嘉惠。
栽培一老,问历几许流离。能留华发无蝉蜕。
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无计。再逢盛世。
好把芳尊,暗消悲涕。休所承平轩冕,光争门第。
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娱人可比芙蓉髻。
笑我学神仙,尚留连妖丽。
这首《石州慢》是屈大均在明末清初为潘仁需老翁庆祝百三岁寿辰而作。全词以“天与奇龄”开篇,赞美潘老翁长寿之奇迹,接着以“神宗一代深仁,圣子七朝嘉惠”两句,表达了对潘老翁经历多个朝代,见证历史变迁的感慨。
“栽培一老,问历几许流离”,诗人通过“栽培”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潘老翁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的形象。接下来,“能留华发无蝉蜕”一句,既是对潘老翁年华老去的描述,也暗含着对老翁精神不衰的赞美。最后,“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无计。再逢盛世。好把芳尊,暗消悲涕。”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潘老翁晚年的生活状态,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期待再次遇到盛世,以酒消解心中的忧愁。
“休所承平轩冕,光争门第。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娱人可比芙蓉髻。”这一部分,诗人通过“承平轩冕”、“光争门第”等词语,表达了对潘老翁家族荣耀和地位的肯定,同时,通过“芝华采罢”、“青绝春山”、“芙蓉髻”等意象,展现了潘老翁晚年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笑我学神仙,尚留连妖丽。”结尾处,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潘老翁长寿智慧和生活态度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达到如此境界的遗憾。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潘老翁长寿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寿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