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淮山阻且长,孤臣性命寄何乡。
只从海上寻归路,便是当年不死方。
淮水淮山阻且长,孤臣性命寄何乡。
只从海上寻归路,便是当年不死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流放途中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淮水淮山阻且长”描绘出一副被遥远的自然景观隔绝的境况,象征着诗人与家乡之间的距离感和内心的孤独。“孤臣性命寄何乡”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流放之人的无奈和悲凉,以及对未来命运的迷茫。
“只从海上寻归路”一句,通过海洋这一广阔自然景观,强化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渴望,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由和家乡的向往。而“便是当年不死方”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生与死抉择时的坚定信念,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至于屈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深沉的情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哲思的作品。
嘉祐壬寅岁,新巢始孱功。
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
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
窗虚响瀍涧,台迥璨伊嵩。
好景尤难得,昌辰岂易逢。
无才济天下,有分乐年丰。
水竹腹心里,莺花渊薮中。
老莱欢不已,靖节兴何穷。
啸傲陪真侣,经营贺府公。
丹诚徒自写,匪报是恩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