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郑东平王墓》
《过郑东平王墓》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旅抗王师,东瀛首建基。

衣冠存故国,韬略慑东夷。

大海长鲸杳,荒坟石马欹。

云礽犹建节,圣代有恩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郑东平王的历史人物,其在抵御外敌、保卫国家方面所展现出的英勇与智慧。首句“一旅抗王师”直接点明了郑东平王以少胜多,抵抗强敌的壮举,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和领导力。接着,“东瀛首建基”则暗示了他在东瀛(即日本)建立了稳固的基础,不仅巩固了边防,也显示了其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

“衣冠存故国”一句,表达了郑东平王对传统文化和国家传统的尊重与坚守,即使在艰苦的战斗中,也不忘传承和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韬略慑东夷”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军事策略上的高超技艺,成功地威慑了东方的敌人,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下半部分的描述转向了对郑东平王墓的追思。通过“大海长鲸杳”这一形象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郑东平王英魂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而“荒坟石马欹”则描绘出墓地的荒凉景象,以及岁月侵蚀的痕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英雄事迹的逐渐被遗忘。

最后,“云礽犹建节,圣代有恩施”两句,既是对郑东平王后裔的肯定,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给予英雄及其家族恩惠的认可。这不仅体现了对历史功臣的纪念,也蕴含了对忠诚与勇敢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郑东平王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其墓地的哀悼,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和平稳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漫兴四首·其二

屯聚皆羌属,苍茫路转西。

草深车迹浅,霜重角声低。

军马行无数,山林望欲迷。

老兵通汉语,指点话征西。

(0)

遣兴四首·其二

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

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

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

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

(0)

偶成七首·其一

人言栗里是吾家,问信东皋事已讹。

残岁都闻呼盗贼,良宵谁复望星河?

门迎野水垂杨柳,屋枕云山带荔萝。

沽酒陶情作閒梦,岂知冰冻合滹沱?

(0)

会友

昨夜朔风吹地动,起看长剑雪花明。

读书空堕英雄泪,得酒时浇磊块情。

相见抵须言客况,论交殊不愧前盟。

汉家四海承平久,何必区区论贾生。

(0)

山水图

一望东南竟海涯,仙人何处饭胡麻?

树阴霭霭欲生雨,山色重重似削瓜。

玄哺紫苔封药草,白云流水隔桃花。

天台司马君休问,绝胜终南处士家。

(0)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一

玛瑙坡前春未来,几番空棹酒船回。

西湖今日清如许,一树梅花压水开。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