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不惬意,有家胡不归。
林栖乌反哺,梁语燕于飞。
鸥鹭忘之久,貂蝉贵者稀。
但存慈母健,日日舞斑衣。
仕宦不惬意,有家胡不归。
林栖乌反哺,梁语燕于飞。
鸥鹭忘之久,貂蝉贵者稀。
但存慈母健,日日舞斑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题黄文叔燕堂(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不满和怀念家乡的情感。
“仕宦不惬意,有家胡不归。”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说明他在官场的生活并不能让他的心灵得到满足,因此,他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这里的“仕宦”指的是做官的生活,“有家”则是指有自己的故土和亲人。
“林栖乌反哺,梁语燕于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树木间乌鸦归巢,屋梁上燕子在飞舞。通过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鸥鹭忘之久,貂蝉贵者稀。”这里的“鸥鹭”指的是水鸟,“貂蝉”则是古代珍贵的服饰材料。诗人的意思是在官场中长时间地感到孤独和 忧虑,因为真正可贵的人或事物如同珍贵的貂皮一样难寻。
最后两句“但存慈母健,日日舞斑衣。”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关爱。在他远离家乡、在仕宦生活中感到孤独和失落时,他唯一的安慰是母亲还健在。这里的“舞斑衣”可能指的是母亲每天为儿子祈愿平安而做的一种仪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远离家乡与思念亲情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龙伯不解事,投竿牵大鳌。
逆流直上三万里,怒捲渤澥秋风潮。
适当长江入海处,屃赑掷此双岧峣。
一山正临声利窟,来樯去橹纷?艚。
一山独与世疏阔,突据幽险盘云涛。
飞仙播荡去不返,止有一翁身姓焦。
至今金玉作山骨,草木坚劲无夭条。
尔来寂寞几千岁,稍见游子来山椒。
吁嗟一与人境接,世故扰扰如牛毛。
安得夸娥还着鳌背上,因之置我三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