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儒冠学用兵,田园荒尽不思耕。
终年避地青鞋破,一夜忧时白发生。
松柏本来多直性,英雄何必定成名。
怜君困甚还兼病,父执相逢泪满缨。
抛却儒冠学用兵,田园荒尽不思耕。
终年避地青鞋破,一夜忧时白发生。
松柏本来多直性,英雄何必定成名。
怜君困甚还兼病,父执相逢泪满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弃文从武的志士形象,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首联“抛却儒冠学用兵,田园荒尽不思耕”展现了主人公舍弃传统文人身份,转而投身于军事生涯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放弃,反映出一种为国捐躯、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境界。
颔联“终年避地青鞋破,一夜忧时白发生”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长期在外奔波、为躲避战乱而四处流离的生活状态,以及因日夜担忧国家安危而一夜之间头发变白的苍老景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责任感。
颈联“松柏本来多直性,英雄何必定成名”运用自然界的松柏象征坚毅不屈的品格,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并强调了英雄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获得名利,而在于其高尚的品质和对正义的追求。
尾联“怜君困甚还兼病,父执相逢泪满缨”则转向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描述了在困境中还伴有疾病的友人与诗人相遇的情景,诗人的眼泪不仅是为了友人的不幸遭遇,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现状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英雄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国朝分隶谁最长,赵虞姚萧范与杨。
赵公温温蔡中郎,虞公格格由钟梁。
姚萧二公撼中邦,岂以笔法窥汉唐。
萧守高尚姚文章,范公清遒不敢当。
纵横石经兀老苍,杨侯起家自洛阳。
华山之碑早擅场,旁出捷入无留藏。
曹南吴氏俊且良,古意飒飒浮匡箱。
商盘周鼎俨作行,刓圭削锐伏景光。
宜伸而缩圆使方,外若椎鲁中坚强。
趋新骛巧纷披猖,欲辨辄止心孔伤。
金陵皇象剑戟张,中山夏丞鼎独扛。
二碑分法古所臧,隶多分少须精详。
君方妙年进莫量,更入二篆君无双。
近者吾甥有陈冈,昔师杨氏今颉颃,见之为道安毋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