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非夙志,况复多艰难。
力辞乃得去,羁绁庶少宽。
僦屋西溪上,聊以挂余冠。
住久邻里狎,杯酒亦尽欢。
开轩望远岫,时见孤云还。
人生徒扰扰,意适心自安。
君亦何为者,而能早休官。
薄宦非夙志,况复多艰难。
力辞乃得去,羁绁庶少宽。
僦屋西溪上,聊以挂余冠。
住久邻里狎,杯酒亦尽欢。
开轩望远岫,时见孤云还。
人生徒扰扰,意适心自安。
君亦何为者,而能早休官。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题张子英閒止斋》描绘了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离,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慰藉。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薄宦非夙志”,点明了主人公对官职并非初衷,表达了对仕途的无奈和不满。接着“况复多艰难”进一步强调了官场的不易,暗示了其复杂与挑战。通过“力辞乃得去,羁绁庶少宽”,诗人表达了通过辞职来摆脱束缚的愿望,寻求心灵上的解脱。
“僦屋西溪上,聊以挂余冠”描述了主人公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西溪旁的小屋,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余冠”象征着卸下官职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接下来“住久邻里狎,杯酒亦尽欢”描绘了与邻里和谐相处,享受简单生活中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快乐生活的追求。
“开轩望远岫,时见孤云还”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通过眺望远处的山峦和偶尔飘过的孤云,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最后,“人生徒扰扰,意适心自安”总结了诗人的感慨,指出尽管人生充满纷扰,但只要心意得到满足,就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而“君亦何为者,而能早休官”则是对张子英能够早年退休,享受闲适生活的赞叹与羡慕。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实践。
鸡窗十载共论文,兰室依然有旧薰。
雨雪共抛修竹苑,烟霞独访武夷君。
随珠照乘元无类,天骥追风定不群。
犬子赋成犹未献,飘飘词气已凌云。
行尽三江与五湖,江湖元只近吾居。
一陂秋水镕银汁,万里青天落玉壶。
每约弟兄人定后,恣看风露月来初。
老夫诗句休拈出,漏泄南溪奇观图。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
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
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
中外理难必,骨肉心与偕。
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
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榱。
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
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
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瑰。
六朝几宿草,事往空馀哀。
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
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
归帆拂惠山,良讯传荆涯。
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
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鸣鸠唤雨知唤晴,水车夜啼声彻明。
乖龙懒睡未渠醒,阿香推热呼不应。
下田半湿高全坼,幼秧欲焦老差碧。
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逢棘。
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
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
小儿察我惨不乐,旋沽村酒聊相酌。
更哦子美醉时歌,焉知饿死填沟壑。
水车哑哑止复作。
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识长身那识面。
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
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
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
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
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