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诗人通过记忆中的秋风、松声、塔影等意象,展现了匡庐一地的清幽与古朴,以及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忆在匡庐日,秋风八月时" 这两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怀旧的情境,匡庐之地在八月秋风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接着,"松声虎溪寺,塔影雁门师" 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松声如洗,塔影婆娑,每一个意象都让人感觉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步碧葳蕤径,吟香菡萏池"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行走在青翠欲滴的小径上,吟咏着那清新的水池之美,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之美的深刻体验。
最后,"何当旧泉石,归去洗心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过去的宁静之地,让心灵得到彻底的净化和洗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
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
正直三阳春,大寒如数九。
黄云四塞迷,雪花大于手。
楼阁耸冰山,檐溜缀琼玖。
路绝鸟不飞,河合车可守。
弥月势不休,占岁宁复有。
悠悠者苍天,不知有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