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衰感·其一》
《衰感·其一》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眩罢目还暗,花残鬓益稀。

长吟病庄舄,孤愤老韩非。

坊酒叨常秩,雕花滥赐衣。

家田耕熟未,元亮欲言归。

(0)
注释
眩罢:视力疲劳。
目还暗:眼前更昏暗。
花残:花朵凋零。
鬓益稀:鬓发更稀疏。
长吟:长久吟咏。
病庄舄:病中的庄舄(古代楚国大夫,比喻身处困境)。
孤愤:满怀孤愤。
老韩非:老去的韩非(战国思想家,著有《韩非子》)。
坊酒:微薄的官酒。
叨常秩:聊以度日(领受寻常俸禄)。
雕花滥赐衣:华丽衣物滥赏。
家田:家中农田。
耕熟:耕种成熟。
元亮: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有归隐之意)。
言归:想要归隐。
翻译
视力疲劳后眼前更昏暗,花朵凋零使我鬓发更稀疏。
长久吟咏像病中的庄舄,满怀孤愤如老去的韩非。
领取微薄的官酒聊以度日,华丽的衣物却滥施于我。
家中农田是否已耕种成熟,我想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奈的情感。"眩罢目还暗,花残鬓益稀",眼前的景象模糊不清,就像春天过后花朵凋零,头发也越来越稀疏,都是岁月流逝的痕迹。这两句通过对视觉和时间感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苍老。

"长吟病庄舄,孤愤老韩非"中的"长吟"表达了一种深情的呼唤,而"病庄舄"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孤愤老韩非"中,"孤愤"传递出一种无处排遣的情绪,而"老韩非"可能是对古人或历史人物的引用,用以表达自己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坊酒叨常秩,雕花滥赐衣"则描写了一种生活的奢侈与虚假。"坊酒"和"雕花"都是华美而又过度的享乐,这里的"叨常秩"和"滥赐"都传达出一种不加节制、奢侈浪费的情状。

最后两句"家田耕熟未,元亮欲言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渴望。"家田耕熟未"显示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元亮欲言归"中的"元亮"可能是诗人自己或他人的名字,通过这一提及传递出一种想要回到过去、重新开始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哀愁和无奈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奢侈与虚假的一种批判态度,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一

导江来岷山,嵯峨实无匹。

瑶草杂丹砂,灵异靡能悉。

其间数百里,峨眉尤特出。

中多绿字书,皆言长生术。

仙人紫鸾车,手抱瑶姬瑟。

碌碌尘土中,俗缘谁得毕。

坐令多名山,一一对面失。

感此信恣意,林泉娱暇日。

(0)

留别刘鹭羽·其二

送别知君倍黯然,团圞心事到樽前。

生儿羊祜双环少,赠妇秦嘉一镜圆。

黄犬家书通万里,碧鸡春梦隔三年。

何时共挈蓬山侣,不住天南住日边。

(0)

舟泊铜盆湖寄别舍弟季高·其一

征帆挂湘波,客心摇风旗。

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

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

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

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

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

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

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

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

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

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

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

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

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

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

出门忽迷方,四顾无可投。

鸱鸮鸣路隅,狌狒当道周。

射工更潜景,含沙伺行辀。

亮无鸿鹄翅,高骞谢凡俦。

浼身蹈尘趋,奚适能自由。

往事那复道,相望崇灵修。

(0)

闻林少穆前辈召授京卿·其三

莫以清曹乐,当分圣主忧。

升沈归一视,功罪属千秋。

指日趋青琐,朝天念白头。

他时登将相,不必计恩仇。

(0)

湖楼杂诗·其二

掩关几度忍乾饥,无赖春禽苦劝归。

却感多情老杨柳,长条绾我独依依。

(0)

灵隐西涧

颐生寄托在烟霞,傍涧穿林兴不赊。

十里玉云薶竹叶,四山金粉落松花。

磨崖客剔龙泓藓,入寺僧烹鹤岭?。

散发悠然成独往,毕逋斜日动归鸦。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