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

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

正直三阳春,大寒如数九。

黄云四塞迷,雪花大于手。

楼阁耸冰山,檐溜缀琼玖。

路绝鸟不飞,河合车可守。

弥月势不休,占岁宁复有。

悠悠者苍天,不知有意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弘治年间一次罕见的大雪景象,诗人王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雪覆盖下的京城燕京(今北京)的壮丽与奇观。

诗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燕京生活的熟悉与感慨。接着,“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描述了京城冬季的罕见大雪,持续时间之长,令人印象深刻。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转而提到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对比之下,突显出这次大雪的异常。紧接着,“正直三阳春,大寒如数九。”将大雪与春季的寒冷相提并论,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极端变化。

“黄云四塞迷,雪花大于手。”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大雪弥漫的场景,雪花之大,仿佛伸手可及。接下来,“楼阁耸冰山,檐溜缀琼玖。”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建筑的景观,冰晶与雪珠装饰着屋檐,美轮美奂。

“路绝鸟不飞,河合车可守。”生动地描绘了大雪封路的情景,连鸟儿都无法飞翔,车辆也无法通行。最后,“弥月势不休,占岁宁复有。”表达了对这场大雪持续时间之长的感叹,以及对来年是否还会出现如此景象的疑问。

“悠悠者苍天,不知有意否。”诗人以问天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思考与敬畏之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大雪的壮观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命运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寄象田昙藏主

迢迢西望越山青,水宿山行是几程。

为忆象耕遗迹事,劳心虽苦未劳形。

(0)

再游吴寺

南渡吴家三冢寺,老僧死尽树重栽。

绕廊行问无相识,认得冥真是旧斋。

(0)

寄常乐岊山和尚

不乐不居居便乐,乐其乐也意如何。

祖翁田地封疆阔,一目秋风占得多。

(0)

颂古八首·其二

春风有时恶,春风有时好。

人竞逐春风,却被春风恼。

(0)

谢蒙城善友惠米

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

老僧钵满慵相唤,长者恩深祇自知。

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0)

酬刘书记朝奉二首·其二

应现宰官人不识,栖心祖域道情腴。

不怜金印大如斗,自贵衣中无价珠。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