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
老僧钵满慵相唤,长者恩深祇自知。
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
老僧钵满慵相唤,长者恩深祇自知。
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淳的作品《谢蒙城善友惠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蒙城善友赠送大米的感激之情。首句“客到蒙城有信归”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的馈赠后准备回家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第二句“殷勤惠米助晨炊”直接表达了朋友的慷慨和对自己生活的关心。
接着,“老僧钵满慵相唤”以僧人的口吻,描述自己因为食物充足而懒于起身致谢,但内心深深感激。“长者恩深祇自知”则强调了朋友的恩德之重,虽未言明,但诗人深知这份情谊。诗人通过“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大米的珍贵和对食物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心意的确认。
最后,诗人引用赵州禅师的教诲“一饱元来忘百饥”,意思是饱餐一顿后,之前的饥饿感自然消失,以此来肯定朋友的馈赠足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也暗示了人生的满足并非物质的丰富,而是内心的感恩与知足。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身在此山曾不识,对门惊喜见山色。
瑞岩迤逦笠峰高,烟云一幅官斋壁。
淋漓不减米家画,中有老颠来拜石。
脱帽露顶恣欢呼,衫履跌宕淮之侧。
淮浦青苍隔岸北,帆飞网集澄湖窄。
山郭无声万家静,民气如春乐生息。
临崖坐对挥素襟,窥人鱼鸟如相钦。
清时幸无鞭扑扰,俯仰皆荷皇慈深。
一杯醉倾竹叶酒,天机畅发林泉音。
胜游易往此图在,悠悠羊公千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