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车行》
《兵车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īngchēxíng
táng /

chēlínlínxiāoxiāoxíngréngōngjiànzàiyāo

niángzǒuxiāngsòngchénāijiànxiányángqiáo

qiāndùnlándàoshēngzhíshànggānyúnxiāo

dàobàngguòzhěwènxíngrénxíngréndànyúndiǎnxíngpín

huòcóngshíběifáng便biànzhìshí西yíngtián

shízhèngguǒtóuguīláitóubáiháishùbiān

biāntíngliúxuèchénghǎishuǐhuángkāibiānwèi

jūnwénhànjiāshāndōngèrbǎizhōuqiāncūnwànluòshēngjīng

zòngyǒujiànchúshēnglǒngdōng西

kuàngqínbīngnàizhànbèiquǎn

chángzhěsuīyǒuwèngǎnshēnhèn

qiějīnniándōngwèixiūguān西

xiànguānsuǒshuìcóngchū

xìnzhīshēngnánèfǎnshìshēnghǎo

shēngyóushìjiàlínshēngnánmáiméisuíbǎicǎo

jūnjiànqīnghǎitóuláibáirénshōu

xīnguǐfányuānjiùguǐtiānyīn湿shīshēngjiūjiū

注释
辚辚:车轮声。
《诗经·秦风·车辚》:“有车辚辚”。
萧萧:马嘶叫声。
行人:指被征出发的士兵。
耶:通假字,同“爷”,父亲。
走:奔跑。
咸阳桥:指便桥,汉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唐代称咸阳桥,唐时为长安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
干:冲。
过者:过路的人,这里是杜甫自称。
但云:只说点行频:频繁地点名征调壮丁。
或:不定指代词,有的、有的人。
防河:当时常与吐蕃发生战争,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诸军集结河西一带防御。
因其地在长安以北,所以说"北防河"。
西营田:古时实行屯田制,军队无战事即种田,有战事即作战。
"西营田"也是防备吐蕃的。
里正:唐制,每百户设一里正,负责管理户口。
检查民事、催促赋役等。
裹头:男子成丁,就裹头巾,犹古之加冠。
古时以皂罗(黑绸)三尺裹头,曰头巾。
新兵因为年纪小,所以需要里正给他裹头。
还:还(huán)。
边庭:边疆。
武皇:汉武帝刘彻。
唐诗中常有以汉指唐的委婉避讳方式。
这里借武皇代指唐玄宗。
唐人诗歌中好以“汉”代“唐”,下文“汉家”也是指唐王朝。
开边:用武力开拓边疆。
汉家:汉朝。
这里借指唐。
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
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
荆杞:荆棘与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陇亩:田地。
陇,通“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间种植农作物。
无东西:不分东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齐。
况复:更何况。
秦兵:指关中一带的士兵。
耐苦战--能顽强苦战。
这句说关中的士兵能顽强苦战,像鸡狗一样被赶上战场卖命。
长者:即上文的道旁过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
征人敬称他为长者。
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诉说心中的冤屈愤恨。
这是反诘语气,表现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态。
役夫:行役的人。
敢:敢:怎么敢。
且如:就如。
关西:当时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这两句说,因为对吐蕃的战争还未结束,所以关西的士兵都未能罢遣还家。
县官:官府。
比邻:近邻。
青海头:即青海边。
这里是自汉代以来,汉族经常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
唐初也曾在这一带与突厥、吐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烦冤:愁烦冤屈。
啾啾:象声词,形容凄厉的哭叫声。
注释2

1、妻子:妻和子女。

2、干:犯,冲。

3、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

4、里正:即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里有里正,管户口、赋役等事。

5、与裹头:古以皂罗三尺裹头作头巾。因应征才年龄还小,故由里正替他裹头。

6、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

7、山东:指华山以东,义同“关东”。

8、二百州:唐代潼关以东设七道,共二百十一州。这里举其成数。

9、县官:指官府。

翻译
兵车辚辚,战马萧萧,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爹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询问行人怎么回事,行人只说官府征兵实在太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便是四十岁还要被派到到河西去营田。
从军出征时尚未成丁,还要里长替裹头巾,回来时已经满头白发,却仍要去戍守边疆。
边疆战士血流成河,皇上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地荒芜。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是东倒西歪不成行。
更何况关中的士兵能顽强苦战,像鸡狗一样被赶上战场卖命。
尽管长者询问,征人哪里敢诉说心中的冤屈愤恨?
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
百姓相信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只能战死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你没看见在那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无人掩埋。
那里的新鬼含冤旧鬼痛哭,阴天冷雨时凄惨哀叫声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悲惨画面,通过对比和谐音手法来强调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痛苦。开篇即以"车辚辚,马萧萧"营造出一派兵车行进的声音景象,同时也映射出战事紧急、人心惶惶的情状。"行人弓箭各在腰"则突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每个人都带着武器随时准备战斗。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用咏叹之声描绘出家属送别的情景,其中"耶娘"一词传达出了北方妇女特有的情感和语调。"尘埃不见咸阳桥"则是因为兵马行走所扬起的尘土遮蔽了视线,反映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中,"牵衣顿足"形象地表达了妇女在送别时的不舍与痛苦,而"哭声直上干云霄"则将这份悲伤推向高空,让人感受到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无尽哀嚣。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行人的回答和旁观者的提问,展示了战事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无奈。"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表明了士兵年轻时就投入战争,到老还在戍边,不得安宁。"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则是对这份无尽戍守的悲哀。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一句,通过"边亭"这一具体场所,将战事的惨烈与统治者的野心联系起来。"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则是对历史上广大疆域内人民生活困苦的描绘,其中"荆杞"象征着荒凉和贫瘠。

随后的几句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灾难。"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表明即便是健康的妇女也无法在战乱中维持正常的农耕生活;"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则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士兵们的命运与家畜相提并论,显示战争给人带来的动物化。

最后几句"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则是在质问战争的意义和代价,同时也揭示了战乱下人民的困顿生活,以及对生命的轻视与牺牲。

诗的最后两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用灵异的笔触,表现出战争留下的亡魂无法超脱痛苦和怨恨,形成一种超自然的悲哀氛围。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晚饮赵惟直以果荐知所从来酌以一大杯

犹带枝头淡淡黄,饱经十月洞庭霜。

且倾蜀客千杯酒,颇记吴姬三日香。

可得一餐逢玉屑,故应百感为琼浆。

此江幸自东流去,何不和根移取将。

(0)

十月二十五日失舟

船头饱饭看扬舲,忽作翻浆不反瓶。

万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峡未尝经。

尚收弃物乾坤大,薄恃阴功祖考灵。

忧患偶来须理遣,可能为汝更星星。

(0)

南乡子.监田渡

挂席泛安流。细雨斜风到渡头。

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自古诗人几个游。

旌旆去悠悠。别驾无功愧食浮。

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第四桥南云水秋。

(0)

移竹诗伯封垂和且闻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韵奉寄·其二

密密脩篁入槛寒,君来移取出檐竿。

结根久近幽人屋,解箨宜为壮士冠。

曾共马兰同请客,不忧苜蓿但堆盘。

从今莫羡萧郎画,风月良宵仔细看。

(0)

送子都兄赴建康粮料三首·其一

三年待次喜瓜期,别酒春风劝一卮。

欲试发硎稽古力,稍从连茹中兴时。

徒劳人耳犹州县,可识荆兮复别离。

深念对床听夜雨,情怀作恶不成诗。

(0)

春晴

佳晴游侣赏秾华,免使纶巾雨垫纱。

苒苒芳塘遍春草,溶溶流水蘸桃花。

閒官尚许亲黄卷,学道安能佩紫霞。

多病无心与春竞,窗前静听晚蜂衙。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