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泛安流。细雨斜风到渡头。
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自古诗人几个游。
旌旆去悠悠。别驾无功愧食浮。
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第四桥南云水秋。
挂席泛安流。细雨斜风到渡头。
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自古诗人几个游。
旌旆去悠悠。别驾无功愧食浮。
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第四桥南云水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远而宁静的江景画卷,诗人以其独特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腻之美。"挂席泛安流"一句,设定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意境,似乎是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乘坐扁舟,在轻柔的水波中前行。
"细雨斜风到渡头"中的细雨和斜风,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柔和而迷离的气氛。诗人并未直接描写雨与风,却以它们的动态来烘托出渡口的静谧景象。
"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中,"万叠云鬟"形容山川之美,如同层叠的云朵一般,而"真似画"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惊讶。这里所指的"云州"可能是古时的地名,但在这首诗中,它更像是一个虚幻的仙境。
"自古诗人几个游"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曾经流连于此地的文人墨客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他们似乎与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有着不解之缘。
"旌旆去悠悠"则是对过去诗人的追忆,旌旆在这里象征着往昔的荣耀和辉煌,而它们的消逝,则显得淡远而又有些许凄凉。
"别驾无功愧食浮"中,"别驾"指的是告别的马车,"无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可能是因为自己未能留下什么成就,只能带着一份愧疚离开这片美丽之地。
最后两句"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第四桥南云水秋"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在"五湖烟浪里",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安慰,而那扁舟,则成为了他与这片江山相连的心灵载体。"第四桥南云水秋"则是时间流转后的一个镜头,云卷云舒的水色中,秋意渐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自然界永恒美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今人论学古人诗,事皆天者非人为。
文章由来贵尔雅,但顾有法何妨奇。
六经固已殊缓急,乐子飞腾自兹入。
国贾宁怀大宝疑,宫工肯效微绡泣。
志至言从意自足,何必王风系流俗?
观变时时到黍离,宗周思近西郊哭。
十道使者明如水,闾阎尽在冰壶里。
观风本是使之职,太息幽人为之起。
昨雨绿苔生晚阁,黄菊花前共秋酌。
采采芳英不盈掬,月落树声连万壑。
去去牛马汗如泉,既别勿计归来年。
治平之音断可传,无庸使我心烦悁。
灵鹊空中至,栖我庭树枝。
树高不寻丈,下有弄丸儿。
朝骑庭树拊,暮仰树巢窥。
寄巢欲生子,值此将焉为?
是以舍巢去,拮据忍如遗。
青天覆上林,何息非所宜?
物情非有异,念亦顾其危。
倘逢爱护者,鹊有复来时。
鹊声但报喜,说似主人知。
始生值高秋,久客感流年。
眷兹琳宇閟,瞰彼沧海壖。
雾畜朝雨泄,云泛暑风还。
避人非绝俗,淹病实妨贤。
昉膺良辰会,适使中情宣。
静能驱百虑,生已慕孤鶱。
焚香礼碧草,种玉思蓝田。
焉得青鸟使,驰归王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