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脩篁入槛寒,君来移取出檐竿。
结根久近幽人屋,解箨宜为壮士冠。
曾共马兰同请客,不忧苜蓿但堆盘。
从今莫羡萧郎画,风月良宵仔细看。
密密脩篁入槛寒,君来移取出檐竿。
结根久近幽人屋,解箨宜为壮士冠。
曾共马兰同请客,不忧苜蓿但堆盘。
从今莫羡萧郎画,风月良宵仔细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移竹诗伯封垂和且闻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韵奉寄(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首句“密密脩篁入槛寒”描写的是竹子在严冬之际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这里,“脩篁”指的是竹叶的繁茂状态,而“檐竿”则是屋檐下伸出的横木,用来挂置物品。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能像这坚韧不拔的竹子一样,在严寒中保持自己的本色。
接下来的“结根久近幽人屋,解箨宜为壮士冠”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结根久近幽人屋”表明这些竹子已经深入人居之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解箨宜为壮士冠”则是说竹叶可以用来制作壮观的帽饰,象征着勇敢和力量。
中间两句“曾共马兰同请客,不忧苜蓿但堆盘”则转向了对往昔聚会时光的回忆。“马兰”是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是指某种场合或情境;“苜蓿”是食物,常用于宴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不以物质享受为忧虑的豁达心态。
末尾两句“从今莫羡萧郎画,风月良宵仔细看”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提醒。“萧郎画”可能指的是某位艺术家或特定风格的绘画;“风月良宵”意指美好的夜晚。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朋友们不再羡慕那些华而不实的外在装饰,而是要仔细体会和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坚韧、自然、真挚生活态度的赞美。
仙台对县门,长桥跨溪水。
策杖作山行,翛然远城市。
登顿入薜萝,盘旋出碨礌。
草木杂青黄,沙土明赤紫。
上有屋数间,荆榛连废址。
当年分宜相,通籍仍归里。
始愿慕圣贤,诵法实居此。
一意典坟间,九年冰雪里。
如何入阁后,顿易平生履。
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
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
路人多侧目,奴辈竞希旨。
爪牙罗义儿,淫荒纵爱子。
政必以贿成,忠必以谏死。
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
太阳忽回光,冰山奚足恃。
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
读书期明理,理明讵若是。
十罪有余辜,故乡人不齿。
草庐望依然,游人每回趾。
青松与白云,叹息蒙遗耻。
《钤山》【清·严廷珏】仙台对县门,长桥跨溪水。策杖作山行,翛然远城市。登顿入薜萝,盘旋出碨礌。草木杂青黄,沙土明赤紫。上有屋数间,荆榛连废址。当年分宜相,通籍仍归里。始愿慕圣贤,诵法实居此。一意典坟间,九年冰雪里。如何入阁后,顿易平生履。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路人多侧目,奴辈竞希旨。爪牙罗义儿,淫荒纵爱子。政必以贿成,忠必以谏死。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太阳忽回光,冰山奚足恃。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读书期明理,理明讵若是。十罪有余辜,故乡人不齿。草庐望依然,游人每回趾。青松与白云,叹息蒙遗耻。
https://shici.929r.com/shici/bswv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