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使院堂阴奇石昔人题之曰石芝》
《使院堂阴奇石昔人题之曰石芝》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当阶忽云根,现出九华小。

嫌如翔凤鸾,不敢下凡鸟。

松胎孕星星,岳色浮了了。

一穴通仇池,三峰接蓬岛。

何人题石芝,积藓勤剔扫。

寻名转愕眙,欲摘屡伤爪。

朱柯笑轮囷,华盖状纠矫。

紫翠扑人来,灵光烛霞表。

岂惟倒海岳,或恐下商皓。

颇笑玉局翁,梦境殊草草。

何如此庭中,一日百吟绕。

倘有煮石方,那患熟芝老。

急唤金鸦锄,吾方待之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奇特的庭院石,其形态与色泽引人入胜,仿佛具有超凡脱俗之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石的姿态、颜色、纹理以及所引发的想象一一展现,赋予了这块石头以生命和灵性。

首先,诗人形容石如云根般从台阶中突现,展现出九华山般的秀美,其形态令人联想到飞翔的凤凰与鸾鸟,却因敬畏而不敢让凡鸟接近。接着,诗人进一步描述石上松树的枝干盘旋曲折,如同华盖般挺立,紫翠的颜色仿佛扑面而来,灵光照耀着霞光之上。

诗人对这块石的赞美不仅停留在表面,更深入到其象征意义。他提到石上的题字,虽被岁月覆盖的苔藓遮掩,但依然勤于清理,可见其珍贵与独特。面对这块石,诗人感到既惊讶又好奇,想要采摘却又担心损伤,表现出对石的敬畏之情。

诗中还提到石的形状似乎能倒转海岳,甚至可能连接商皓这样的仙境,暗示其非凡的魔力。诗人甚至戏谑地提到古代的玉局翁,将其梦境与这块石相比,显得草率平凡。相比之下,诗人更欣赏这块石的自然之美,每天在石旁吟诵,渴望找到煮石之方,以便更好地利用其神奇力量。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有人能提供煮石之法,以便自己能够充分体验石的神奇效果。他急切地呼唤着金鸦(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工具),准备享受这块石带来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将一块普通的石头描绘成具有超凡魅力的存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其一

记得桥边石路回,春风初发小山梅。

柴门老树浑如昨,落日寒阴客又来。

(0)

谢华竹川酒肴二首·其一

淮阴市头恶少喧,胯下之辱讵可言。

漂母屡出金盘食,白沙绿水哀王孙。

(0)

云中曲八首·其七

黄须羽帽破乌桓,丈八蛇矛血未乾。

边马尽归元帅幕,蕃刀赠与故人看。

(0)

郊行

壮岁不晓事,意期天地长。

殷勤简诸集,殊无不死方。

委填竟何所,佩剑迥难忘。

青天空鹤唳,孰与哀北邙。

(0)

刘世宽之浙东

烟树云盘绿,官程马足分。

阳山偏向日,越水易生云。

远海盐征竭,清时国计殷。

驰情多别后,对月每思君。

(0)

雨后马上

疾雷破顽阴,骤雨洗烦燠。

好风从南来,吹我庭下竹。

款段乘晚凉,归途豁尘目。

云开天宇清,遥山净如沐。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