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怯危津,徘徊不敢度。急唤阿?来,还寻旧时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在渡过危险渡口时的胆怯与犹豫,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
“少女怯危津”,开篇点题,直接描绘出少女面对渡口时的恐惧心理。“危津”二字,既指渡口本身可能存在的危险,也暗喻少女内心的不安与恐惧。少女的胆怯形象跃然纸上,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她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状态。
“徘徊不敢度”,进一步刻画了少女在渡口前的犹豫不决。她不是没有想过要过河,而是被内心的恐惧所束缚,无法迈出那一步。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外部行动的迟疑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急唤阿妹来,还寻旧时路”,少女最终决定寻求帮助,呼唤同伴一同前行。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她对安全的渴望,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力量。通过“还寻旧时路”的表述,暗示了少女在寻求安全感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回到熟悉的、安全的环境中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少女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变化,通过她的犹豫、求助和最终的行动,展现了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安全的渴望,以及在他人帮助下的成长与进步,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
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玉塞惊宵柝,金桥罢举烽。
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
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
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
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桂寝青云断,松扉白露新。
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越燕二首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
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
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
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
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将军大旆扫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
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