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嵓居便独行。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岁储应叹山田薄,里社诗逢野酝清。
惆怅中年群从少,相看欲别倍关情。
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嵓居便独行。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岁储应叹山田薄,里社诗逢野酝清。
惆怅中年群从少,相看欲别倍关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
"计偕十上竟无成,忽忆嵓居便独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但最终都未能考取,而诗人在忆起山中寂寞的居所时,便决定独自前往。这里反映出诗人的失意和对现实不满。
"志业尝探绝编义,风尘虚作弃繻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事业的追求,以及面对世俗浮华时的超然态度。"绳"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用来装订书籍的皮条,"义"则是指书中的深义。"风尘虚作"形容世间纷扰,而"弃繻生"则表达了对凡俗生活的放弃。
"岁储应叹山田薄,里社诗逢野酝清。"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和物质生活的感慨,以及通过诗歌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在这里,"岁储"指的是一年一年的积累,"山田薄"则是对农事收入不足的感叹;"里社"是乡村社庙,而"野酝清"形容的是乡间清新的美酒。
"惆怅中年群从少,相看欲别倍关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面对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这里的"惆怅"是心中的忧伤,而"中年"则指的是壮年之时,"群从少"意味着同伴渐少;"相看欲别倍关情"则表达了在即将分别时对彼此的情感更加珍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世事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满,以及对友谊深切的情感。
颠风夜号花木折,平明阶前三尺雪。
谁家羌笛落早梅,中夜南楼对明月。
苦寒侵人毛发缩,厌厌夜饮肠内热。
公才奔放欲万里,应恨低徊受羁绁。
一巢安稳身自在,生涯却羡鸤鸠拙。
人生所值俱所乐,万事悠悠无可说。
偶有名酒须尽醉,醉辄题诗如靖节。
君不见万卒征南凯未旋,戎衣虽厚冷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