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一升平乐》
《杂曲歌辞·其一升平乐》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

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

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0)
注释
一物:万物。
周天:环绕天地。
洪纤:宏大与细微。
尽晏然:都非常平静。
车书:各地风俗。
无异俗:没有差异。
甲子:指年份。
并丰年:同时丰收。
奇技:奇异技艺。
皆归朴:回归质朴。
征夫:征战的士兵。
服田:从事农耕。
君王:国君。
故不有:特意不干预。
台鼎:朝廷。
合韦弦:提倡节俭和勤劳。
翻译
万物周行于天地之间,宏大与细微都安然有序。
各地风俗没有差异,甲子年间同时丰收。
奇异技艺回归质朴,征战的士兵也从事农耕。
国君特意不干预,朝廷与民间都提倡节俭和勤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其一·升平乐》。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与向往。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自然和谐、万物各得其所的景象。其中,“一物”可能指代宇宙间的某一种存在或者是某种事物,而“周天”则寓意着无穷无尽,至于极致。“洪纤”二字形容数量众多,而“尽晏然”则表现了一种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情景。

“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与冲突的社会状态。“车书无异俗”意味着各地风俗习惯相同,没有纷争,而“甲子并丰年”则表达了一种连续不断的好年景,人们生活在富饶安康之中。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 这两句诗意在于人们不再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技能,只专注于回归到简单质朴的生活状态。其中,“奇技”指的是一些特殊或高超的技艺,而“归朴”则意味着回到原始和本真的状态。“征夫”通常指从事战争的人,但在这里可能是泛指那些曾经忙碌于外的人,"亦服田"则表明他们也回到了田间劳作的生活。

最后,“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这两句诗似乎暗示了对传统权威的一种超越或解构。在这里,“君王”代表着最高的权力象征,而“故不有”则表达了一种否定或者是放弃。“台鼎合韦弦”中的“台鼎”常指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这里可能象征着传统的礼仪和秩序,“合韦弦”则可能意味着这些都被融入到一种新的、和谐的社会结构中。

总体而言,薛能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表达了对于平和与和谐社会的向往。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或许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昼月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

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戏嘲盗视汝目瞽。

(0)

南歌子·其四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欹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0)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二

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

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

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

其中半日坐,忘却百年愁。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三十

青锦缝裳绿玉珰,满身新带五云香。

闲依碧海攀鸾驾,笑就苏君觅橘尝。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三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

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

(0)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其一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