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其四》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其四》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閒深荷主恩遗,况是东篱菊绽时。

最喜陶君能任侠,翻疑楚客独多悲。

一邱久擅情堪放,十亩粗安命未畸。

因忆承明趋侍者,绯衣博得鬓丝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传庭在秋天的闲适生活与情感体验。首句“清閒深荷主恩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接着,“况是东篱菊绽时”一句,以菊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秋季的美丽与丰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喜陶君能任侠,翻疑楚客独多悲”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陶渊明、楚客等古代文人相比较,表达了诗人既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任侠),又对世事多愁善感的情感状态。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一邱久擅情堪放,十亩粗安命未畸”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丘之地足以让他尽情释放情感,十亩之田足以让他勉强维持生计,没有过分的奢求或不满,体现了诗人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最后,“因忆承明趋侍者,绯衣博得鬓丝丝”两句,通过回忆在宫廷中服务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绯衣,即红色官服,这里象征着曾经的官职和荣光;鬓丝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乌夜啼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0)

醉后忆山中故人

花开草复秋,云水自悠悠。

因醉暂无事,在山难免愁。

遇晴须看月,斗健且登楼。

暗想山中伴,如今尽白头。

(0)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六

步行送入长门里,不许来辞旧院花。

只恐他时身到此,乞恩求赦放还家。

(0)

田侍郎归镇·其八

将士请衣忘却贫,绿窗红烛酒楼新。

家家尽踏还乡曲,明月街中不绝人。

(0)

赠怤师

水中有片月,照耀婵娟姿。

庭前有孤柏,竦秀岁寒期。

坚然物莫迁,寂焉心为师。

声发响必荅,形存影即随。

雪花安结子,雪叶宁附枝。

兰死不改香,井寒岂生澌。

晨炉烟袅袅,病发霜丝丝。

丈室冰凛冽,一衲云离披。

顾此名利场,得不惭冠绥。

(0)

藕池阻风寄同行抚牧裘驾

船樯相望荆江中,岸芦汀树烟濛濛。

路闻堤缺水如箭,未知何日生南风。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