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乌夜啼》
《相和歌辞.乌夜啼》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乐府曲辞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0)
注释
庭树:庭院中的树。
乌:乌鸦。
不向别处栖:不在其他地方停留过夜。
夜夜夜半:每晚半夜。
家人:家中的人。
把烛:手持蜡烛。
洞户:门洞,指院门。
惊栖:惊扰了休息。
失群:脱离群体。
一飞:一旦飞翔。
直欲:直接想要。
飞上天:飞向高空。
未明:天未亮。
重绕:再次环绕。
主人屋:主人的房屋。
风飘雨湿:遭受风吹雨打。
亦不移:也不离开。
多好枝:很多适宜栖息的好树枝。
翻译
庭院树上的乌鸦啊,你为何不在别处歇息?每夜半夜对着门户啼叫。
家人手持蜡烛走出门洞,惊扰了你在树上安眠,使你失群飞落。
你一飞就想要直冲云霄,却回回不舍离开这旧日的栖所。
天未亮时又绕着主人的房屋盘旋,想落下时却在空中与黑暗相遇。
即使风吹雨打也坚定不移,只因你家树头有着众多的好枝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一只黑色的鸟在夜晚啼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栖息之地来表达一种依恋和不舍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反复等,使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这只乌鸦不愿意到其他地方去栖息。这既是对鸟的疑问,也是在探讨依恋旧地的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夜夜夜半当户啼。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描绘了乌鸦在深夜啼叫,家人点燃蜡烛时,鸟儿受惊而飞的场景。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鸟儿对旧栖息地的依恋。

“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这两句强调了乌鸦虽然一时冲动想飞向远方,但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这也正好映射出诗人对于家园、故土的深情。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夜色未退,鸟儿又绕着主人的房屋飞翔,似乎想要接近这片熟悉的空间。这里通过“黑相触”表现了诗人对家园的向往和依恋。

最后,“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即便是风吹雨打,也无法动摇鸟儿对旧栖息地的忠诚。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故土的情感,即使环境再恶劣,也难以改变这种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乌鸦夜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园、故土无法割舍的情感。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是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地域认同的深切表达。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孟夏时飨太庙

太室穆清地,明禋孟夏辰。

岁时展殷荐,祀事重躬亲。

曙色分笾豆,卿云拥柍桭。

骏奔森玉叶,一本溯天伦。

(0)

五弟稽古斋全集刻成进览即事书怀

华编成秩秩,谦度出迟迟。

稽古得精粹,由中不蔓枝。

清辞淡以远,豪笔爽而奇。

恍忆晴窗永,埙篪唱和时。

(0)

题李伯时潇湘卧游图用苏东坡题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韵·其三

巴陵烟树色,夕照与天齐。

远派来三蜀,归帆下五溪。

卧游方汗漫,神解谢筌蹄。

聚散千秋事,浮云湘水西。

(0)

秋花

秋花濯山雨,裳裳院砌边。

缤纷呈冷艳,蒙茸霏绛烟。

滟杯晓露滴,写影午暄妍。

游蜂不知采,晚蝶时或穿。

舒华争其时,谁云畏塞寒。

临芳不忍撷,忆昔当歌筵。

寂寞离宫秋,于今过廿年。

是花岂无意,应博诗人怜。

胆瓶纵清佳,争似枝头鲜。

(0)

偶为梧窗夜课小景并题以句

义府足探寻,良宵漏复深。

天边一片月,照我古人心。

几席绝尘氛,梧竹含萧爽。

金盘倩谁手,推出东冈上。

月色洁宜秋,桐阴疏胜柳。

映月读书人,问彼曾知否。

今居古与稽,古月即今月。

梧窗对古人,轩然逸兴发。

(0)

二月十三日启行谒陵值雪·其一

春寒雨作雪,飘舞拂征鞭。

甸似为银海,人如行玉田。

遥峰疑欲镂,新麦未云芊。

稍待温暾晃,初耕自觉便。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